用行动践初心 以担当护家园

——与台风“蝴蝶”抢跑的村干部刘名芳


茂名晚报记者 李光耀
  6月14日,2025年第1号台风“蝴蝶”粤西登陆,给信宜市贵子镇带来强降水。
  贵子镇中和村,午夜刚过,天空墨色浓重,雨点密集如鼓点敲打着大地。村委委员刘名芳手中的电筒光束在省道359公路边上摇曳不定,如利剑般刺破雨幕。当她目光触及公路南侧水沟时,骤然定住——一股浑浊的黄泥水,正源源不断地翻涌着,流向公路北侧河中,带着不祥的暗沉色泽,宛如联二村后高山悄然撕裂了伤口。
  “不好!”她心中警铃大作。这绝非寻常雨水,分明是村后山体正被雨水猛烈冲刷的无声呼救!平时,村组织的三防学习及应急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让她敏感捕捉到山体要滑坡了。她马上向村中值班领导汇报。
  仅仅五分钟,驻村镇领导刘春华与村书记曹木生便已踏着泥泞,并肩站到了这危险征兆前。电筒光束如探照灯般在水沟及后山陡坡之间急切游移扫视。无需冗长争论,三人眼神交汇处已达成共识:危险迫在眉睫,不容喘息!“马上转移群众!”——那一声斩钉截铁的指令,刺穿了风雨,如一道不容置疑的惊雷。
  凌晨0点58分,全体镇村干部已在暴雨中紧急集结。时间,此刻已成了悬在所有人头顶的利剑。手摇报警器在雨夜中发出尖锐嘶鸣,铜锣声沉闷却穿透力十足,大喇叭一遍遍重复着警告,更有干部们不顾一切扑向每一扇门,用嘶哑的喉咙用力呼喊:“快走,山要塌了!”
  风雨呼啸,泥水裹挟着落叶,在脚下肆意流淌。刘名芳深一脚浅一脚奔走在村民房屋之间,雨水冲刷着前额,模糊了视线,湿透的衣服紧贴肌肤。她顾不得擦一把脸,只知奋力拍打着一户户门板,声音早已喊得嘶哑:“快走!再晚来不及了!”——那声音,是竭力发出的最强呐喊。在背起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时,她脚下猛地一滑,身体剧烈摇晃。老人惊惶抓紧她的肩膀,刘名芳咬紧牙关,凭着瞬间爆发的力量稳住自己,在泥浆中艰难跋涉,终于将老人安全送上转移车辆。老人颤抖的手紧攥她的衣袖,那无言的感激,胜过千言万语。
  凌晨三时,经过两个多小时与风雨的艰难搏斗,联一、联二、田寮三个自然村共25户57名村民,终于全部安全转移至中和村委会的临时安置点。刘名芳疲惫地倚在墙边,浑身湿透,雨水顺着发梢、衣角不断滴落。她望着安置点里惊魂甫定但已脱离险境的乡亲们,这才感到胸口那根紧绷欲断的弦,稍微松缓了一些。
  仅仅一个小时后,安置点内的村民,就听到了一声巨响——山后的山体滑坡了。约5000立方米的土石,冲向村庄,村中35间房屋,有的人家被泥浆强行灌入,有的墙体被撕裂、有的轰然垮塌……幸好及时转移,村民们在安置点内安全了。
  当记者在台风过后的平静中问及她获得“茂名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感受时,这位基层干部朴实的脸上泛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波澜,声音低沉却清晰:“房子塌了还能再建,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这朴素到尘埃里的话语,字字千钧,正是对“人民至上”最质朴的诠释。正是这千千万万基层守护者如磐石般的责任感和关键时刻的生死竞速,方才在危崖边缘,为57名群众筑起了坚不可摧的生命屏障。她说:“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村党支部,属于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并肩作战的全体同志。”
  是的,在风雨如磐的暗夜,无数个刘名芳们默默奔忙在乡村的脉络之间,他们的警觉如同大地之上的神经末梢,灵敏捕捉着每一丝危险的震颤。正是这无数双踏遍泥泞的脚,无数颗在风雨中灼灼跳动的心,于无声处筑起了一道道守护生命的长堤。他们以平凡血肉之躯,在灾厄降临前完成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生命赛跑——以奔跑的姿态,将“人民至上”四字真义,刻写在了风暴过后的坚实土地上。
  风雨过后,刘名芳停下来时,感触良多,她认为要不是平时党员干部真心融入群众当中去,就不能及时把群众转移。刘名芳说:“在转移村民过程中,他们因为信任我,什么都不想,拿,就跟着我走了,这份信任是此次成功避险的重要前提。能够成为群众信赖的人,就是我工作的动力。”刘名芳是2001年从化州嫁到中和村的“外来媳妇”,在本村生活了24年。中和村是处于信宜北部贵子镇的一个客家山村,初来因语言不通,她面对乡亲问候只能微笑回应,像个“局外人”。为了更好地融入村里,她主动找邻居聊天,私下苦练方言,慢慢地她也学会了讲客家话,这里也成为她新的故乡。刘名芳在2018年考取了本村后备干部。在组织培养下,202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被推选为一名村干部。成为村干部后,她与群众打交道越来越多了。一开始她会因调解村民纠纷而束手无策,她明白要想真正成为“自家人”,必须更多走到群众身边。此后,她就经常到村民家里了解他们的烦心事,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心换来了真情,如今乡亲招呼更亲切,都叫她“阿芳”。她包片的群众有什么纠纷,遇到什么困难,都第一个时间想到找她帮忙解决。几年下来,她的皮肤晒得越来越黑,但和群众的关系也更亲了,做起工作来心里也更有底了。
  组织多年的培养,党员干部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意识已是深深刻在刘名芳的骨子里。事后,有人问她,又是三更半夜,又是狂风暴雨,自己一个女的独自出门巡查怕不怕?她说不怕,相比之下,她更担心的是父老乡亲的生命安全;也有人问她,凌晨叫群众转移,怕不怕被误解?她也是毫不犹豫地说不怕。“因为我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要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宁听骂声,也不听哭声,这也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刘名芳说。回忆起当夜,她与许多镇村党员干部在一起奋战,冒着大雨,转移村民情景还历历在目。灾后,她和同事们在安置点忙前忙后,为老人寻药、给孩子辅导功课、协调物资发放,让大家尽可能适应安置点的生活。再忙再累她也没抱怨过一句,因为她觉得,自己只是做了每个党员干部都会做的事情罢了。
  这次救援行动,离不开每逢应急响应的时候,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驻守巡查,更离不开党组织的果断部署和镇村干部的迅速行动。刘名芳说:“这次台风来临前,驻村镇领导干部早早便带领我们,对村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旧房屋、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提前做好防范。很多人问我,那天为什么深夜12点多了我还在巡村。其实,这不只是我一个人在做,那天晚上是台风暴雨最猛烈的时候,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和包片领导都全体待命,24小时值班值守。”她能在巡查时发现险情,并迅速完成转移,正是因为大家平时工作做得扎实,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才能够迅速反应,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刘名芳,这位与“蝴蝶”抢跑的人,在灾后的复产中,与村委组织其他同志一齐,又奋战在村中。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受灾群众已得到妥善安置,吃、穿、住和就医都得到较好的保障,道路清淤、灾后重建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被授予“茂名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她说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份激励和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扎根基层,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