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模拟法庭进校园 以案释法护青春
电白法院联合电白教育局开展禁毒主题教育活动

全体师生肃立宣誓。
茂名晚报讯 记者 郭瑞祥 通讯员 邱少梅 为深化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筑牢校园防毒墙,在第38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6月25日晚上,电白法院联合电白教育局,在碧桂园城市花园学校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活动聚焦新型毒品替代物依托咪酯的危害,通过“沉浸式”庭审体验,为数百名师生敲响识毒、防毒、拒毒的警钟。
破“烟”见毒:宣传片撕开“上头电子烟”伪装
活动伊始,师生们共同观看了依托咪酯禁毒宣传片。影片以科学视角剖析依托咪酯的强成瘾性,揭露其常伪装成“上头电子烟”的高欺骗性,并通过真实案例展示其对身心的毁灭性打击。触目惊心的画面,彻底撕开了这类新型毒品的伪装,为后续模拟法庭奠定了深刻的认知基础。
槌响惊心:模拟庭审“判决”少年涉毒案
当晚的重头戏——模拟法庭,高度还原了一起真实的未成年人涉毒案件。案件聚焦一名15岁少年王某,因法律意识淡薄、交友不慎,受利益驱使贩卖含依托咪酯的“上头电子烟”。在精心布置的庄严法庭内,由学生扮演的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法警及被告人全情投入,严谨演绎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及被告人陈述等环节。
随着“审判长”法槌落下,庄严的宣判响彻全场:“被告人王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这一模拟判决以最直观的方式,向在场师生传递了国家打击毒品犯罪的“零容忍”态度和法律威严——未成年人涉毒,同样需付出失去自由的沉重代价。逼真的场景与“判决”结果,令现场鸦雀无声,震撼直抵人心。
学生感言:“同龄人代价太沉重”模拟庭审的冲击在学生心中激起强烈共鸣。学生代表小王分享道:“看着和我同龄的‘被告人’因贩卖‘上头电子烟’获刑两年,画面冲击力太强了!以前觉得毒品犯罪很遥远,现在真切感受到,一次错误选择,付出的自由代价竟如此沉重。法律红线,真的碰不得!”
部门联动:共织校园禁毒“防护网”
电白教育局德育股股长陆小燕在点评中高度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成效。她指出,此次活动是法院与教育局深化协作、创新青少年法治禁毒教育的成功实践。她强调:“学校是预防青少年涉毒的前沿阵地,必须推动禁毒宣教常态化、生动化,不断创新形式,让拒毒防毒意识真正入脑入心,为孩子们筑起坚不可摧的思想防线,守护校园净土。”她表示,将深化与法院等部门的合作,织密校园禁毒防护网。
法官释法:未成年人非“免罪金牌”,涉毒必严惩
电白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欧少红结合模拟案例进行了专业解读与延伸教育。她详细阐释了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特别是涉及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的定罪量刑标准,明确指出:“未成年人身份绝非违法犯罪的‘免罪金牌’或‘护身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形式的毒品犯罪,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她告诫学生:“青春宝贵,切勿因一时好奇或侥幸心理触碰毒品。一次涉毒,毁掉的不仅是个人的前程,更是一个家庭的幸福。”
知识闯关+禁毒宣誓:筑牢拒毒“防火墙”随后进行的有奖问答环节气氛热烈。主持人围绕依托咪酯危害、毒品犯罪法律后果及自我保护等知识点提问,学生们踊跃抢答,在互动中巩固了禁毒知识。
活动尾声,校长赖斌作总结讲话。他衷心感谢法院与教育局送来这堂生动的法治禁毒课,号召全体学生以案为鉴,时刻保持清醒,坚决对毒品说“不”,珍爱生命,守护纯净青春。随后,他带领全体师生肃立宣誓:“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坚决抵制毒品诱惑,积极参与禁毒斗争,为创建无毒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铿锵誓言响彻会场,彰显了全体师生抵制毒品的坚定决心。
本次“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是电白法院与电白教育局深化协作、前置防线、凝聚合力共筑青少年禁毒屏障的有力举措。将法庭“搬进”校园,以同龄人“现身说法”的方式演绎涉毒犯罪的严重后果,其震撼力和教育效果远超传统说教,既是普法形式的突破,更是法院与教育部门整合资源、精准发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生动实践。电白法院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深化院校合作,以法治力量为青少年撑起无毒晴空,为构建平安校园、贡献坚实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