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薯”光照亮致富路
霞洞镇潭白村因地制宜发展番薯种植产业 以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茂名晚报讯 记者 李光耀 通讯员 崔冰茹 2024年,电白区霞洞镇潭白村在霞洞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两委”干部因地制宜发展番薯种植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50余户村民参与,实现年增收超200万元,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潭白村地处丘陵地带,土壤疏松、日照充足,适合番薯种植。但过去村民多以零散种植为主,效益低下。2024年,村党支部牵头调研,发现优质番薯品种市场需求旺盛,便决定规模化发展番薯产业,并引进“板栗薯”“紫薯红”等高产高附加值品种。“以前种番薯都是‘各扫门前雪’,现在村党支部带着我们抱团发展,效益翻了好几番!”老党员陈叔感慨道。
为提升种植水平,村里邀请农业专家定期培训,推广地膜覆盖、滴灌节水等技术,并统一采购有机肥,确保番薯品质。村民林大叔说:“以前亩产不到2000斤,现在科学管理,亩产超过3000斤,价格还翻了一番!”
为破解销售难题,村委会创新实施“田头对接”模式。村“两委”干部主动对接企业收购商,邀请收购商实地验货,现场签订订单,同时打造“潭白村生态番薯”品牌,计划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方式扩大销路。2025年,全村番薯种植面积达200多亩,总产量超300吨,产品远销省内外。
“今年我家种了5亩番薯,收入2万多元,比打工强多了!”脱贫户徐大姐笑着说。如今,番薯产业不仅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带动了加工、运输等配套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有望年收入突破15万元。村民李大娘边分拣番薯边笑着说:“现在家门口能挣钱,村里环境也越来越好,日子真有奔头!”
据记者了解,潭白村将深化村企合作,开发产品,打造潭白番薯区域品牌,让特色农产品真正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使更多村民受益。潭白村党支部书记程丽平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会“继续深化‘百千万工程’实施,以番薯产业为支点,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让更多农民享受到高质量发展红利。”如今,潭白村的番薯地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成为乡村振兴大道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据介绍,五一假期后,该村的“玛莎莉”番薯将开挖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