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人工智能赋能高州荔枝产业

科技助力荔枝“种得好”“卖得好”


  茂名晚报讯 记者 陈琴 通讯员 吕俊华 李昊洋 4月初,在高州市柏桥村,智慧农业系统检测出荔枝树区域谢花率到达70%,便自动给出需要肥药的区域以及给出推荐肥药,形成处方地图。
  近年来,中山大学“AI+低空经济”的创新实践,成功推动高州荔枝产业全链条数字化升级,实现智慧育种、精准种植、品牌打造一体化发展,为县域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高州经验”。去年6月开始,中山大学与高州市共建“中大·柏桥科技创新工作站”,创建智慧农业科创平台,打造产销一体数字化标杆,以新质生产力助力“百千万工程”。通过整合无人机巡检、卫星遥感和地面传感技术,实现了对柏桥村6800亩荔枝的智能化管理。
  科技助力,荔枝“种得好”
  荔枝种得好才能卖出好价钱。中山大学团队首创低空数字化种植标准,帮助荔农种好荔枝,通过无人机精准检测物候进程和病虫害痕迹,目前检测精度能够达到95%。
  对于果树的评估,从产量和质量两方面入手。产量是通过检测果树冠幅表面积,以及识别到的花穗率来计算,通过设计好的算法在花穗期即可对产量提前预估。有了产量预估信息,就能帮助种植户进行提前售卖。质量是通过检测树体树形,以及通风透光情况来进行评估。当通风透光率低于标准时,及时提醒农户进行剪枝通风。同时,还以档案的形式,记录果树遭受的疑似病虫害感染的情况,有了这些详细的档案记录,即可对果树进行评级,并分级指导农事,针对弱树加强管理。有了果树的检测,平台就可以对整个果园的情况进行统计,形成果园档案,从而辅助专家科学下达农事指令,切实赋能小农户提升种植水平。
  为了让种植户更便捷地获取技术支持,团队还开发了专门的小程序,便于用户在移动端操作。用户可以在小程序中申请无人机飞巡,对果园进行信息化采集,或者快速地询问系统、专家,查看专家处方,上传照片,获得专业的农事指导。小程序使用门槛低,成本近乎为零,有效带动小农户参与,推动种植标准化、数字化,让智慧农业飞入寻常百姓家。
  创新模式,荔枝“卖得好”
  在销售端,该团队同样积极创新,助力农户荔枝“卖得好”。在柏桥村创新推出“一树一码”溯源系统和荔枝认养平台,平台通过对果园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分级,以及对每棵果树进行全流程生长监控和农事记录,实现生长全程可视化。根据评估结果,评分越高的荔枝,价格也相应提升,助力荔枝卖出好价钱。
  此外,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农业体系的打造,实现了对种植环境的定量评估和种植过程的三方认证。这不仅让消费者清楚荔枝的购买渠道,更能了解优质荔枝的产地信息。全方位展示种植户的用心与成果,让好荔枝被更多人更早地看见。
  从生产到销售,中山大学团队为高州荔枝产业,构建起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下一步,该团队将继续深化校地协同,以高州为基点,辐射茂名及粤西地区,推广智慧农业技术体系,助力区域农业增产增收,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