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镇“村民说事”架起基层治理连心桥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0余件


“村民说事”现场。

  茂名晚报讯 记者 陈琴 通讯员 杨进福 近日,茂名晚报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1月以来,电白区马踏镇创新开展“村民说事”活动,通过镇村干部与群众“板凳议事”“田间恳谈”等特色形式,积极搭建沟通桥梁,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截至目前,该镇共开展“村民说事”活动4986场次,吸引4.6万余人次参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0余件。
  日前,在龙湾外坡村刚竣工的硬底化道路上,村民梁伯感慨道:“没想到在榕树头随口提的建议,一个月就变成了实事。”在华田村新疏通的河道旁,潺潺流水映照着村民的笑脸。马踏镇党委书记赖武朝介绍,这得益于马踏镇构建的“镇-村-组”三级说事体系:村(社区)每两周开展“专题说事会”,245个村民小组每周举办“流动议事会”,“两代表一委员”、驻镇扶村干部组成21支服务队常态化走村入户,通过“固定+流动”“集中+入户”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民意收集无死角。
  翻开马踏镇民生实事清单,一组数据格外亮眼:修缮河道26公里,新建道路38条,改造灌溉渠道17处,化解土地纠纷43起。在天星蛟潭水库,施工人员正在加固新修的河道护坡。村民郑大姐指着河岸新建的休闲设施说:“往年汛期总担心内涝,现在政府不仅疏通了河道,还帮我们建了健身广场。”
  通过“村民说事”,马踏镇在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长山村通过议事平台引进专业合作社,打造“家门口就业”模式,带动2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1.2万元。龙湾村的祺楠育苗产业园项目,从洽谈到落地仅用45天,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周期较长的情况,马踏镇创新建立“三色管理”机制:简单事项即办件(绿色)24小时响应,普通事项(黄色)5个工作日内办结,复杂事项(红色)由镇领导包案限期解决。通过“收集-交办-督办-反馈-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群众满意率提升至93%。
  “下阶段我们计划开发‘云上说事’小程序,把议事平台搬到群众指尖。”该镇主要领导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村民说事”品牌建设,通过数字化赋能、常态化督导、精准化服务,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