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农耕插秧活动 茂名市文东街小学小记者优秀习作选登
科技里的春耕
茂名市文东街小学五(1)班 黄军朝 编号:250326 指导老师:杨媚

3月15日这天,雨丝像一串串银铃,叮叮咚咚地落在高州石鼓镇的浩田农场里,我们茂名日报社的小记者们踩着泥泞的田埂,参加了一场特别有意义的研学活动——2025“丝苗万里香,好米高州产”开耕活动!
“咚——”随着老农敲响铜锣,开耕仪式开始!一头系着红绸的黄牛拉着木犁踏入水田。“古代没有拖拉机,农民伯伯怎么耕地呀?”我抹着脸上的泥水好奇地问。身边的工作员叔叔笑着说:“锄禾日当午啊,农夫们可是踩着春寒、顶着烈日劳作的!”“卷裤脚,捏秧根,后退插秧稳准狠!”叔叔给我们示范插秧时,秧苗像小士兵般整齐站立。可我们自己种的秧苗一入泥就东倒西歪,泥水溅得满脸都是。叔叔又说:“现在懂了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此时,田埂上的一架无人机突然升起,原来是无人机施肥展示!神奇的科技,干活又快又整齐!
恰逢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老师念起《悯农》的句子,我突然想起袁隆平爷爷。袁爷爷就像这场三月的春雨,用毕生的心血浇灌出稻田里的辉煌。袁爷爷让课本中的“粒粒皆辛苦”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无人机与木犁交织的协奏曲,更是我们裤脚上永远洗不净的泥巴印记!
活动结束时,雨已经渐渐停下,我们裤腿的泥巴已干成地图纹路,每一粒稻谷都是大地馈赠的礼物,凝结着农民伯伯的辛劳。这节春耕课,让我们读懂了古诗里的汗水,更看见了科技为千年农耕插上的翅膀,它即将带着我们飞向更广阔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