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东岸镇举办春季荔枝安全高效生产培训会
科技赋能助推产业升级
茂名晚报讯 记者黄楚凡 通讯员李露霞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特别是当中提到的“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3月18日,珠海市对口茂名市乡村振兴驻高州东岸镇帮扶工作队协同东岸镇政府成功举办了2025年春季荔枝安全高效生产培训会,100多名来自东岸镇各村的荔枝果农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活动旨在提升果农绿色防控意识,推广荔枝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快荔枝产业品种结构调整,为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助力 专家传经送宝
培训会聚焦荔枝安全生产核心问题,邀请多位行业专家现场授课。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王潇楠博士以“优质荔枝的安全生产技术”为主题,围绕荔枝质量安全总体现状和荔枝上药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深入解析常见农药特点及其低风险应用。高州市农业技术科技事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吕华强主任则围绕“荔枝新品种介绍和高接换种技术”“2025年荔枝花果期管理技术”两个专题,结合他三十多年的种植经验和本地实际案例,为果农提供可操作性强的管理方案。现场还发放了技术资料,并设置交流互动环节,专家为果农现场答疑解惑,气氛热烈。
乡村振兴 多方协同发力
作为此次培训会的“幕后推手”,驻东岸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精准对接果农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工作队队长林琳介绍,自入驻以来,工作队深入田间调研,发现东岸镇荔枝产业面临病虫害防控难、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工作队主动联系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研究员蒋侬辉老师,“穿针引线”组织策划了此次培训。工作队将“科技特派员+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的资源拧成一股绳,为果农搭建了学习平台,为破解荔枝产业“提质增效难”的瓶颈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场调研 技术落地生根
当天下午,驻镇帮扶工作队陪同蒋侬辉老师等专家深入谈朋村荔枝果园开展实地调研,现场诊断果树黄化、病虫害等问题,针对荔枝疏花、土壤管理、水肥配比以及引进荔枝品种等提出改进方案。
“专家到地里手把手教,比课堂上更直观!”谈朋村果农余劲兴奋地说。工作队队员全程记录果农需求,并协调专家与农户结对,建立“一对一”技术帮扶档案。此次调研是培训的延伸,工作队将根据各村实际需求,多次组织专家下沉田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产业升级 发展未来可期
东岸镇是茂名荔枝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约7.8万亩,主要品种有桂味、白糖罂等,依仗独有的良德水库地理优势,果期早、品质好,深受市场青睐。鉴于农户的种植技术、销售模式较为传统,制约了产业升级,驻镇工作队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实现荔枝产业升级。下一步,计划联合省农科院在东岸镇建立优质特色荔枝品种改良与品质提升示范基地,推广优质荔枝品种;同时对接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助力果农增收。
此次培训会不仅为果农提供了科学种植的“金钥匙”,更坚定了全镇发展绿色高效荔枝产业的信心。未来,东岸镇将依托科技支撑,打造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让荔枝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