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音乐制作人薛永嘉

热爱与坚守,追寻音乐路上一束束星光


参加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

荣获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

弹吉他。

弹钢琴。

录音中。

  19岁时,他初涉音乐领域,包揽词曲创作了《六月的雨》。2005年随着胡歌、刘亦菲主演的《仙剑奇侠传》热播,插曲《六月的雨》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华语乐坛的经典之作,也让背后的音乐制作人“薛永嘉”这个名字走进了大众视野。
  去年,在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的颁奖大会现场,薛永嘉凭着走心之作《莫惊》又一次站到了聚光灯下。近日,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2024年度评选结果公示,薛永嘉词曲创作的歌曲《风的旅行》入围!
  谁能想到,他曾是那个在北漂时为生计发愁、在创作低谷中迷茫徘徊的追梦者?从广东茂名的一个普通家庭走出,他的音乐之路,是热爱与坚守,是无数个为梦拼搏的日夜。
  今天,让我们走进知名音乐制作人薛永嘉的音乐世界,探寻他从青涩少年到斩获各种荣耀的历程,看他如何用灵动音符,奏响属于自己的时代乐章。

青涩热爱,北漂逐梦
  薛永嘉出生于广东茂名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石油公司工人,偶尔维修音响电器,家中常播的电台节目和磁带,激发了他对音乐的感知。他会格外留意词曲作者,还抄录歌词。一次,他被住处附近一位老伯拉二胡的旋律吸引,从此踏上音乐的学习之路。他向老伯求教,还到茂名粤剧团学艺,高中时就能随粤剧团下乡演出拉高胡。
  母亲是他音乐道路的坚定支持者。可高三时母亲突然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他无奈放弃就读艺术类院校。大学期间,他自学吉他、组建乐队,创作了10多首歌曲,为了赚取生活费,他兼职做销售,常常在店铺门口弹吉他吸引顾客。
  大学毕业回茂名后,他一边做音响销售,一边坚持音乐创作。此时,他心中对音乐梦想的追求愈发强烈。听闻北京是流行音乐前沿,2003年他果断辞掉工作,和朋友前往北京发展,专心做音乐。
  初到北京,他水土不服,住处偏僻,收入微薄,生活的困窘达到了极点。为了维持生计,他一边努力学习创作,一边帮人制作彩铃,接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活。生活艰苦可以忍受,让人不安的是,在人才济济的北京,看着别人优秀音乐作品层出不穷,来自茂名的他总觉得看不到一点希望。
  在最为艰难的时候,机遇悄然降临。经朋友介绍,他结识了台湾环球唱片公司经纪人,并凭优秀作品成功签约了唱片公司。2004年,他和朱振声合作的《一对》被香港歌手陈小春收录进专辑。这是他第一首被歌手收录的作品!这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何等的欣喜。
  同年,《瞎搅和》《六月的雨》发布。随着《仙剑奇侠传》热播,《六月的雨》爆火,无论在北京还是茂名的街头,哪里都可以听到这首歌。接着,他填词的《醉清风》也成了网络红歌。随着一首首歌曲发布,他更加坚定了走音乐的道路。

随心而行,成就佳作
  “音乐很奇妙,刻意为之往往难以尽善尽美,随心而作反倒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回忆起《六月的雨》《醉清风》时,薛永嘉充满感慨,认为这些作品都是随心而行,为无意中之所得。
  1999年6月里一个雨夜,气氛刚刚好,灵感不期而至,他抱着吉他即兴弹唱:“一场雨把我困在这里,你冷漠的表情会让我伤心……”一首饱含青春情愫的歌曲就此诞生。这是他创作的第一首作品,对音乐的热爱化为了具体的旋律。那年,他19岁,他没料到这首由他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将是他音乐生涯的璀璨起点。
  2004年,歌曲被选为电视剧《仙剑奇侠传》的插曲,由胡歌演绎。胡歌唱出了他饰演的李逍遥为爱等待的真挚情感。歌曲跟电视剧非常融合,在剧中更显浪漫温馨。创作《醉清风》同样充满诗意与偶然。2003年一个凌晨,他与搭档路过琴房时,在月光昏暗处,微风拂拂、月光微醺,灵感瞬间迸发,于是马上完成了作曲。这首中国风歌曲很有意境。后来由歌手弦子演唱,唱出了个中韵味,唱出了面对人世间种种爱恨情愁,选择放下包袱,以原谅和包容之心前行的豁达。

立足家乡,多元发力
  北漂的日子尝遍了酸甜苦辣,版税回款缓慢,生活问题突显,身边的朋友纷纷选择离开北京。2004年下半年,薛永嘉回到了茂名,和唱片公司的合作通过网络得以继续。他在茂名开了一间简陋的录音棚,继续埋头作词作曲,陆续发布了一些原创作品。
  但数字时代的浪潮冲击着唱片市场,实体专辑销量不容乐观,2006年,薛永嘉的音乐事业陷入了低谷。
  他开始思考茂名的音乐市场。他用茂名方言创作的《矛DAY道》以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真挚的情感,引发了无数茂名人的共鸣,让他看到了家乡音乐市场的潜力。录音棚的经营略有盈利,也让他能够继续坚持创作。
  就在这时,他结识了妻子李梅。身为舞蹈编导的李梅,为他的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两人创办了“梅舞嘉音小明星训练营”。他为妻子的少儿舞蹈配乐,如《猫鼠之夜》《你是我的眼睛》等,作品凭着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精彩的舞蹈编排,得到业界的高度赞誉。也正因妻子,他结缘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创作主题曲《舞动梦想》。
  此时期,他也涉足主旋律音乐创作。《有一种味道叫家乡》获得广东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7年,央视《魅力中国城》的舞台成为了他为家乡茂名展示音乐才华的机会。作为茂名竞演的音乐导演,他将多年来为茂名创作的歌曲搬上了舞台,《矛DAY道》《做年例》等歌曲让全国观众领略到茂名独特的风土人情。他的原创歌曲《好心之城》更是助力茂名夺冠,也让人们看到了一首城市形象主题曲所蕴含的巨大宣传力量。
  他通过歌曲让茂名故事传遍四方,《魅力中国城》无疑又是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他感叹,过去的努力与付出全都没有白费,从大学开始,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用,看似无心,实则用心,苦修音乐,苦练口才、营销、胆量,关键时刻还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这些点滴成就了彼时的他,即便过程辛苦,也能看到希望的星光。

真诚创作,传递能量
  薛永嘉对家乡茂名,怀抱着深切而炽热的喜爱。茂名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在没写歌的日子,他到处采风、看书、听音乐,沉淀自己。
  2018年,茂名电白一个小渔村渔民家庭的故事深深触动了他。父母出海捕鱼迟迟未归,年仅六七岁小女孩作为家中老大,肩负起照顾年幼弟弟的责任。在渔村,有多少孩子在苦等父母平安归来啊!
  从那回来后,薛永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就此写一首歌。
  这次,他一改随性而作的创作方式,而是深入收集疍家童谣、研究疍家文化,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再下笔,慢慢将内心情绪化为音符。因为感受太深刻,创作词曲时,他数度流泪,不能自已。“这是我众多作品里歌词最简单的一首,却绝不简约。”每一个字他都倾注心血、反复打磨。即便如此,他始终感觉升华很难。
  创作遇阻时,他去看了一场舞台剧。剧中女孩大声呼喊亲人的情景,让他灵感乍现,他意识到音乐也可以喊,喊声也能宣泄情绪。于是,他在音乐高潮处加入大声呼喊“爸——”。没料到,这声呼喊完美契合情感沸点,他久久压抑心头的情绪得到了释放。“阿妈莫要牵挂/弟弟妹妹睡了/粥已煮好还热着呢……”这首歌曲《莫惊》短短四分钟就将小女孩坚强懂事、深深挂念父母的形象呈现出来。歌曲唱哭了无数人,那声“爸——”更是直击听众内心,令人忍不住泪目。
  多年潜心创作,他意识到,真诚才是最具感染力的内核。“音乐人要勇于创新和突破,做一个心思细腻的,敏感、善感的人。精准捕捉触动自己心灵的瞬间,将其融入创作,用心用情用力才是打造精品的不二法门。”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他不愿盲目逐流,与作品的流量与数量相比,他更应追求的是质量。他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高质量作品,才能让人记得住。
  《莫惊》不仅获得第十一届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还入选“听见中国听见你”2020年度优秀歌曲奖,海洋风一等奖、岭南童谣节一等奖等。

研修蓄力,再攀高峰
  努力的人,终会被看见。2018年,在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的推荐下,薛永嘉成功入选中国优秀词曲创作高级研修班,2021年,他作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推送的音乐类人才,前往参加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级研修班。
  他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词曲创作人才。与志同道合的音乐人共同学习,聆听国家级老师的授课,让他站在了音乐道路更高的平台上。
  自此,他经常参与国家级的音乐创作活动,视野变得更开阔,成果丰硕。主旋律作品《父辈们》《远山花》入选“听见中国听见你”2021年度优秀歌曲,《红色基因》《吾辈之人》2021年入选“百年百首”全国优秀新创歌曲,《向未来》入选“阔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主题优秀歌曲创作推广活动。
  2022年冬奥会,由他作曲,阿云嘎、刘璇等演唱的《向世界微笑》在奥运赛场和央视各大平台唱响,向世界传递温暖和力量。
  参加了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学习后,薛永嘉获得“学习标兵”,成为导师,致力于培养更多年轻音乐人,多次前往山东、内蒙古等地采风、讲课。
  尽管常常要外出采风、作讲座,他在茂名的时间越来越少,但他觉得这是宣传自己音乐故事与家乡茂名的好机会。而这又是在更高的维度回望茂名的好时机,正如他所说——“扎根茂名看世界,用世界的角度看茂名”,他希望可以用全新的角度,挖掘、创作出更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回馈家乡茂名,为家乡发展贡献文艺力量。

只管努力,不问西东
  回首往昔,薛永嘉感慨万千。“音乐这条路不容易,回头看,我的经历好像做梦一样,仿佛都不太真实,但又的确是发生过的事情。”在他看来,能走到今天,对音乐的热爱与坚守是关键。坚守很难,多少人中途退出,但坚守让他看到了更灿烂的星空。天赋固然重要,但在他身上,努力占据更重的份量。“比我有天赋的人比我更努力,那只能加倍付出。”
  如今,他是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广东省文化厅特聘作曲家、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是茂名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作品曾获各级各类奖项200余个。
  他表示,他将把音乐视为毕生挚爱,会一直创作下去。未来计划用“流行化”的方式创作大湾区、百姓故事的主旋律歌曲,让其更接地气,还有治愈系作品,当然还有茂名本土音乐作品。
  作为茂名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他深感责任重大。他希望带动茂名音乐氛围,涵盖演唱、创作、策划多个方面。让他高兴的是,茂名许多年轻音乐人已崭露头角,斩获不少国家级、省级奖项。他鼓励茂名年轻音乐爱好者,“只管努力,不问西东”,“永远要相信自己就是一道光,即使暂时看不到光,也要相信总有人提灯相助,因为你的努力总会有人看见。”他感慨自己也曾得到前辈老师的帮助,他也很乐意成为“提灯者”去照亮别人,一代又一代音乐人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得以走得更宽更远,他相信茂名音乐事业的未来会更好。

策划:李健
统筹:黄昌明 余虔虹 邓巴烽 郭瑞祥 柯泽彪
执行:邓巴烽 郭瑞祥 柯泽彪 张玉微
执笔:冯小飞
摄影:温松媚(特约通讯员)
栏目主持:赖碧怡
视频摄制:黄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