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边的传承
茂名市茂南区云禧学校 七(1)班 赖明烨 编号:242012

窗外月光如水,屋内宁静而温馨。厨房里传来妈妈炒菜的声音,香喷喷的菜香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垂涎欲滴。只见妈妈动作娴熟地将葱、姜、蒜、牛肉片、青椒等食材放入锅中翻炒,再加入盐、鸡精、生抽等调料。不一会儿,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就被端上了桌,我和爸爸循着香味来到了餐桌前。
按照惯例,我负责每餐盛米饭。走近电饭锅前,阵阵米香扑鼻而来,让人陶醉其中。“米才子,金榜题名,自然香。”每次盛饭我都会清唱几句,因为我喜欢打开锅盖先闻香,那淡淡的米香味深呼吸一口迎面扑来,让人陶醉其中,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吃饭啦,吃饭啦!”妈妈一声召唤,一边脱下围裙,一边喃喃说道,“现在的小孩真幸福!我们以前别说有这么多好菜,只要看见白花花的米饭早就抢光去吃了……想想当年下地插秧,种水稻,收割稻谷再碾成大米,要等两个季节那么长,真是辛苦啊!”
“妈妈,说说你当年种水稻的故事吧。”我提议道。
妈妈缓缓坐下,揉了揉眼睛,陷入了回忆:“那时我还生长在农村,和许多农村小孩一样,10岁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春天的时候,每到插秧季节,放学回来就跟着外公外婆到田里去插秧。春播还有些寒冷,我们弯着腰、低着头,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泥泞的田地里,一棵一棵地把稻苗插进稻田里。那时没有什么机械化,全部靠手工操作,插一亩田要一个上午。有时候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手上、身上、脸上全部都是泥巴。浑水种清水养,经过一个季度的除草、施肥、除害虫,到水稻开花结果、收割晒干碾米,需要漫长的一个过程。满满的一碗白米饭,真是粒粒皆辛苦啊!”
妈妈的话语让我心情变得沉重起来。是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在我耳边回响。
爸爸看着碗里的白米饭,语重心长地说:“粮食来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呀!农民伯伯种出这些粮食是很辛苦的。”接着,爸爸也给我讲述了他当年种稻子的经历,并表示有空也要带我去田里研学,感受农民伯伯的艰辛。
听着爸爸妈妈的讲述,我深刻体会到了粮食的珍贵和劳动人民的伟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餐桌上一碗碗香喷喷的白米饭,从选种、播种、除草、施肥、收割到加工,每一粒粮食都包含了农民伯伯和其他人的辛劳。因此,珍惜粮食不仅是对劳动人民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让我们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在餐馆就餐时,不要过于奢侈,能吃多少就点多少;剩下的饭菜要打包带走,不要觉得丢脸。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让这种美德像清泉一样源远流长,永远滋润着我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