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高职高考背景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茂名技师学院 莫燕群
  在“3+证书”高职高考的推动下,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调整与优化。
  现行语文教材普遍沿用普通高中版本,缺乏与职业需求的实际关联。如技术文档写作、职业沟通技巧等实用性强的内容几乎未涉及,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多以传统讲授为主,互动性和实践性较差,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度低,难以将语文知识与职业技能有效结合。此外,教师对职业教育特点的理解有限,缺乏相关教学经验,而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仅以考试成绩为导向,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课程设置也未能体现专业针对性,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契合度较低。
  要推动语文教学改革,需从职业需求出发,优化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应注重实用性,加入技术文档写作、商务文书撰写、职业沟通与演讲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语文技能。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将学习内容与职业场景结合。
  同时,技工院校应加强师资建设,为语文教师提供更多职业教育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将语文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评价体系也需改革,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将考试成绩与过程性评价结合,注重学生在团队合作、项目实践等环节中的表现。
  课程设置的调整尤为重要。语文课程需充分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例如为机械制造类专业加入技术文档写作,为市场营销类专业增加商务文书写作与职业沟通训练。既能满足高职高考的要求,又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提升和评价体系完善,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将会成为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