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的邂逅


■陈华
  冬天还没来得及开始,哈尔滨的文旅宣传铺天盖地了,说得好像你不去一趟哈尔滨都对不住自己似的,特别是对于我这个没有见过雪的南方人。前不久我到吉林一趟,恰逢周六下午休息,便踏上了去往哈尔滨的高铁。
  初临哈尔滨,我来不及思索便踏入了中央大街。这条闻名遐迩的街道宛如一条历史的长河,在脚下静静流淌。街道的两旁林立着的欧式建筑或庄重典雅,或浪漫华丽,米黄与砖红的外墙在岁月的洗礼下,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我就像一个迷失在时光隧道中的旅人,脑海里不停放映着她的前世今生。慢慢前行,不多时,圣索菲亚教堂那雄伟壮丽的身影便映入眼帘,成群的白鸽围绕着教堂盘旋飞翔,它们时而轻盈地落在地上,时而与往来的游客亲密互动,你不由得感到温暖。
  从教堂出来后,我站在路边等待出租车。街头车水马龙,出租车一辆接一辆地疾驰而过。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待的焦急与寒冷的侵袭让我略显疲惫。就在这时,一辆出租车缓缓停在我面前。车窗摇下,露出一张憨厚的笑脸,司机师傅大约50岁,小小的眼睛,黝黑粗皮的脸,笑容亲切和蔼:“南方的小公主,要去哪儿啊?”我赶忙回答:“师傅,我想去松花江畔。”他毫不犹豫地热情招呼我:“上来吧公主。这天儿怪冷的,别冻着了!”
  一上车,一股温暖瞬间包裹了我,司机师傅操着浓郁的东北口音,带着与生俱来的热情与豪爽。他一边熟练地驾车,一边和我唠家常,给我介绍沿途的风景和哈尔滨的风土人情。他说他在哈尔滨开了大半辈子的车,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如同他掌心的纹路,熟悉而亲切。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每一个地名、每一段故事都被他讲述得绘声绘色,让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听得如痴如醉。
  车忽然在前面停下了,他说:“看到前面的纪念塔了吗?高高的那个,那是为纪念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而建的。”我一听这么有历史意义便忙举起手机准备拍照,这时司机师傅却下了车走过来帮我打开了车门:“来,到那上面我帮你拍几张照留念。”“啊这怎么可以,会影响到你开车的生意的。”“没事,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怎能不拍些照回去呢?”说完,他指引我到不同的地方摆动作。看着他脱掉手套,迎着刺骨的寒风,或趴得低低的,或踮得高高的,拿着手机在不同的方位细心地为我拍照。看着他我忽然想起了我家的那位,唉,什么时候家里的也能有这份耐心呢?
  “走,抓紧时间我带你去另一个景点。”很快,风格奇特的建筑群出现在眼前,中式青瓦屋顶,衔接西式巴洛克风格的拱券门窗,阳光洒下,光影在雕花与立柱间嬉戏。“这是中华巴洛克风情街,融合了中式传统与西式巴洛克风格。这条街晚上才好看,咱这也算是到此一游了。”师傅憨笑着提醒我拍照留念。
  随后,他又搭着我前往松花江铁路大桥、观光索道口。松花江还没结冰,江面十分宽阔,宛如一面巨大无比的镜子,在阳光下闪耀光芒。司机师傅说,到结冰的时候那才算好玩,可以坐冰车,可以打着冰尜,也可以在冰面上漫步。太阳岛会在冰雪的覆盖下若隐若现,宛如璀璨的明珠,与周围的冰雪世界融为一体。他说我来得不是时候,冰雪大世界开园了那才是一个梦幻的冰雪王国,冰雕作品宛如精美的艺术品,有雄伟壮观的城堡,有栩栩如生的动物,还有精美的人物雕像,每一个姿态动作都充满了生命力……
  天色微微地暗了下来,我连忙给司机师傅付款,可没有想到的是,司机师傅后面没有打表,坚持只收我第一次打表显示的16元。他说,当司机只是兴趣,他就喜欢和来哈尔滨做客的人交朋友,就喜欢拉着远方的客人见世面,拉着大家看哈尔滨最美的风景。
  看着他那黝黑憨厚的笑脸,心想,虽然我没有见到哈尔滨最美季节的风景,但我又何尝不是看到了哈尔滨最美的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