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琼瑶:爱与梦的交织的一生
■丁思宁
2024年12月4日,我在网上无意中刷到一条新闻:中国台湾省著名作家琼瑶,在新北市淡水区的家中离世,享年86岁。
琼瑶,本名陈喆,1938年生于成都(祖籍湖南衡阳)。1949年,她随父母迁居台湾。回顾她的一生和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她书写了一个个关于爱与梦的故事。
在中学时期,琼瑶便展现出了她的文学天赋,16岁时,她以“心如”为笔名发表了小说《云影》。两次高考落榜后,她坚定了成为作家的决心。1963年,她推出了自传体首部长篇小说《窗外》。这部小说开启了她的文学传奇,让她在读者心中树立了“爱情教母”的形象。
我阅读的琼瑶的首部作品,是《在水一方》。后来,几乎将她的作品全部都阅读了。年少的我,除了被她的文笔和情节吸引外,还发现她擅长在小说里融入古典诗词,使作品充满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浪漫情怀。在《在水一方》中她引用了《诗经·秦风·蒹葭》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还珠格格》中,紫薇对尔康吟出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深情诗句,出自汉乐府民歌《上邪》……她巧妙地将古典意象与爱情故事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既古典又唯美的爱情传奇。也激发了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作为她的读者,中学时期的我,也阅读了大量的古诗词。而环顾周遭,受她影响而爱上古诗词的朋友不在少数,可以说,琼瑶的作品推广古诗词这一方面,的确功不可没。
除了文学创作,琼瑶还涉足影视制作领域。她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成为了几代观众共同的记忆——电视剧《梅花三弄》《还珠格格》等作品,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仍记得当年《还珠格格》热播,万人空巷的追剧盛况——那时的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话题几乎都离不开《还珠格格》。该剧的主题曲、插曲也传遍了大街小巷。可以说,《还珠格格》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回忆。
然而,琼瑶的人生并非只有鲜花和掌声。1959年,她与庆筠结婚,但这段婚姻并未持续多久。1979年,她与《皇冠》杂志创办者平鑫涛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人的结合,曾一度被外界视为“第三者”插足。因为平鑫涛在与琼瑶相识之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子女。这段“小三转正”的婚姻,不仅让琼瑶背负了舆论的压力,也让她的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质疑。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有观点认为:琼瑶的作品过于理想化,将爱情描绘得过于美好和纯粹,在今天看来也有些过时和不合时宜了。她笔下的“白莲花”们都是极具为爱牺牲的精神,她们放弃个人梦想,甘愿成为爱情的附属品。这种女性形象,与现代社会鼓励女性追求个人成长、实现自我价值观也是相悖的。
然而,评价琼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她的私人生活层面和作品意识的狭隘性,因为她的文学成就无法忽视。《窗外》《一帘幽梦》等佳作,陪伴了几代人的青春,早已成为读者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
琼瑶的一生,是辉煌与争议交织的一生,也是爱与梦的交织的一生。她描绘了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让人们在其中找到了共鸣和安慰。或许,这正是琼瑶作品能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