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我市优秀青年词曲作家薛永嘉

用音乐篆刻时光 用作品讲好茂名故事


薛永嘉接受记者专访。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莫积均 摄

  茂名晚报讯记者池榕 曾获得文化和旅游部群星奖、两届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艺奖等大奖的我市优秀青年词曲作家薛永嘉,11月5日又站在了我市“好心茂名·奋进新阶人”工作创新案例竞赛的最高领奖台上获得一等奖,同时获得“茂名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以《用音乐篆刻时光、传递热爱》为题,向评委和观众讲述了他与音乐的故事,深度剖析了自己在音乐创作上心路历程,发出了“继续为家乡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带动更多年轻人进入音乐行业,为家乡赋能,讲好茂名故事”的呼声。
  帮助3000多人追逐艺术梦想
  “音乐这条路,走的人很少,能够走出来的更少。”颁奖典礼结束后,薛永嘉接受记者专访,直言参加此次竞赛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是他第一次在舞台上用语言讲述自己和音乐的故事。他希望做一个“同频共振”的传播者,用自己的故事和声音在音乐创作和行业创业上带动更多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一起努力。
  “此次竞赛也拓展了我一个思路,未来我会用讲座或者讲堂的形式,把自己和音乐的故事,和茂名的音乐故事讲给更多年轻人听。”从艺25年来,薛永嘉秉持初心,一直坚守在音乐创作和教学的基层一线,为我市社会文化建设培养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截至目前,已有3000多人陆续从他的机构学艺成才,追逐着他们的艺术梦想。
  此外,他坚持文艺帮扶,用心回报社会。薛永嘉每年深入农村参与“送戏下乡”活动,公益演出20多场次。他还经常参加各种义演活动,为困难群众和病患筹款,为志愿者服务站和镇街默默无闻捐资捐物。
  沉淀后再出发
  在竞赛展演中,他创作的《莫惊》《好心工匠》等作品让现场观众感动不已。
  “《莫惊》是从电白童谣‘莫惊,莫惊……’演变来的,体现疍家人的勇敢和坚毅,对大海的敬畏。这首歌曲获得了许多国内大奖,包括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年度优秀歌曲奖、‘海洋风’全国征歌一等奖、鲁迅文艺奖、广东省岭南童谣一等奖等。我用心去创作,就是想把我们的方言——电白黎话传播出去。”薛永嘉告诉记者,能够深入人心的作品,必定是有故事、有真实的情感表达,“我是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音乐人就是要用作品说话,用文艺的手法表述和赞美我们的家乡,是相得益彰的事情。”
  据悉,他以家乡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有30多首,如《做年例》《老火靓汤》《矛嘚道》等等耳熟能详的歌曲,包含了茂名风土人情、人文特色、非遗文化等元素。薛永嘉认为,这些元素都是“稀缺的东西”,越是稀缺,越要把它们找回来,做文艺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薛永嘉表示,此次获得的奖也有别于音乐上的奖项,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总结,让他的心能得以沉淀。“现在我要沉淀自己,等完全放空,总结好了,打包储存好了再去采风,收集更多电白的渔歌,高州、信宜的山歌,还有沙琅的涯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很宝贵的财富,挖掘、提炼,再创作再创新,这样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