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电白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推动“百千万工程”
茂名晚报讯 特约记者 王全明 通讯员 崔华星 走进电白沙琅,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缓缓展开:街道两旁,绿树成行,繁花似锦,色彩斑斓,仿佛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花草掩映,点缀其间,展现出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这不仅是沙琅的独特魅力,更是电白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电白区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目前,“一年开局起步”在电白区圆满实现。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47亿元,同比增长2%,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做大特色产业 推动产业向新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电白区注重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兴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了提质传统优势产业,电白区加快推进建筑业总部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广东省电众建设有限公司、福朋喜来登酒店等企业已签约进驻。目前,电白区建筑施工企业共605家,其中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264家,专业承包资质企业71家,施工劳务资质企业270家。电白区建筑业体量、产值、税收、综合实力均已成为全省县(区)级建筑业集群发展的排头兵,带动电白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电白区还大力发展沉香产业,已形成7大类100多种沉香产品链,总产值达43.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沉香集散地。此外,电白区还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已有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6家,全域创建“信”字号公用品牌,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42.44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地域竞争力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能源方面,电白区加快推动欣旺达电白基地、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三翼新能源公司也签约落地电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电白还扶强文旅、海洋牧场等特色产业,成立海洋牧场建设一级开发主体,上半年旅游收入达到16.76亿元,游客数量突破409万人次。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电白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加强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今年来,电白区委、区政府主职领导带队到多地宣传推介电白区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成功引进了一批高质量项目。今年来电白全区引进项目共35个,其中投资额超亿元项目20个。同时,电白区还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推广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等创新机制,持续推动园区提质增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服务保障。
与此同时,电白区还注重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监管水平。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等措施,电白区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监管水平,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凝聚社会力量 城乡协调发展
电白区作为粤西一个海滨城市,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补齐这一高质量发展短板,电白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电白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去年全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0.26亿元,同比增长4.1%。今年,全区12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同比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也显著缩小。这不仅为电白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还进一步促进了全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为了持续推动这一进程,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深入推进了“百会帮百镇”行动。25家商协会全覆盖结对帮扶21个镇街,共谋划了74个帮扶项目,涉及的投资额高达23.75亿元。目前,已有36个项目开工,项目开工率达到48.65%,并有18个项目顺利完成,项目完成率为24.32%。
与此同时,建筑企业结对帮扶镇村行动也在深入实施中。63家建筑业企业与21个镇街达成了76个结对关系,共同谋划并开展了51个帮扶建设项目和多个技术帮扶内容。这些项目的总投资额约为37.46亿元,计划帮扶资金约为2177万元,目前已落实的帮扶资金约为689.48万元。此外,还有18个项目正在建设中,18个项目已经完工。
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改善了镇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增长,加速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缩小了城乡差距,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