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本,学瓷器文化

高州市博物馆举办大明瓷珍—景德镇明代重要瓷器标本展


青花瓷器爱好者在观赏明宣德青花璎珞纹大罐。

明正统青花龙凤纹花觚。

花鸟石榴纹赏盘。

青花麒麟祥云纹盘。

黄釉碗。

八宝壶。

明洪武白釉梅瓶。

扫一扫 看视频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为迎接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爱好者收藏鉴赏水平,高州市博物馆联合景德镇陶溪川瓷片标本博物馆,于昨日起举办专题展览《大明瓷珍——景德镇明代重要瓷器标本展》。
  昨日上午10时,来自高州市有关部门及收藏爱好者、观众等约50人参加了开展仪式。仪式后,众人认真参观了展品,来自景德镇的陶溪川瓷片标本博物馆创办人罗国新为大家作了展品介绍。
  景德镇素有中国瓷都之称,瓷器生产自唐代开始便大有影响,北宋生产出青白瓷更深受朝廷重视,宋真宗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此地,景德镇之名由此延续千年。元朝,朝廷在景德镇设立官方机构浮梁瓷局,并生产出成熟的青花瓷,至此奠定景德镇的全国制瓷中心地位。明清两朝,官府继续把景德镇定为皇家瓷器专供生产地,设立御窑厂,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开始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延续开办542年,历经27帝。由朝廷委派督陶官,制定严格的制度和样式,选取最好的原料,聚集最好的工匠,专为皇家烧造瓷器。在御窑厂影响下,民窑更是遍布景德镇。可以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代表了中国明清时期陶瓷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据现场介绍,本次展览的瓷器标本绝大部分来自景德镇陶溪川瓷片标本博物馆,其创办人罗国新2008年开始收藏各类瓷片,至今收藏了几十吨瓷片和修复件,其中不乏御窑珍品。他因此被新华网誉为“于破碎中守护历史之美”。2018年他将一件青花龙纹大缸捐赠给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受到国家表彰。多年来他致力于古瓷片文化弘扬和传承,先后参与多次重要的古代瓷器专题展览。
  展览精选了近百件明代瓷器标本修复件,包含青花、甜白釉、黑釉、釉里红、黄釉、红釉、白釉、白地绿彩、蓝釉、紫金釉,其中不少为御窑产品,向观众展示瓷都景德镇顶尖的制瓷成就和艺术价值,让观众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瓷器文化。记者看到,展品主要有明万历青花云龙纹碗,明永乐青花贴塑花卉纹壶、青花莲瓣纹铺首衔环三足座、青花花卉纹执壶、甜白釉梅瓶、宝石红釉八宝壶,明宣德宝石红釉盘,明正统青花人物罐、青花云龙纹花觚,明成化青花婴戏纹碗,明宣德青花如意花卉纹鸟食罐,明弘治青花云龙纹碗等。有的展品还配有大幅的介绍说明。观众在展厅中还可以学到瓷器制作流程、官窑瓷器鉴定方法、景德镇陶瓷的特点与种类、四大名瓷等知识。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6月底。
  展览期间还会举办鉴赏活动,可以提供部分珍贵瓷器标本让爱好者上手观摩学习,现场还有文物专家和资深收藏家与大家分享鉴定知识和收藏经验。
  文"茂名晚报记者
李光耀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