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科院“双百行动”见实效

科技赋能高州荷塘镇荔枝基地“小年”增收


  茂名晚报讯 受2023年底、2024年初极端异常天气影响,全省中晚熟优质荔枝品种成花比例低,今年全省荔枝产量将出现罕见的“小年”。然而,省农科院果树所连续7年,尤其是“双百行动”开展以来科技支撑的高州市荷塘镇“仙进奉”荔枝种植基地,连片350亩果园今年成花率8成、坐果率6成以上,是我省中晚熟优质荔枝品种成花坐果最理想的果园之一,目前虽然荔枝果实尚小,但前往预定该园荔枝的收购商络绎不绝,与2023年相比,预计该基地将增收超300万元。
  引进优质新品种,完善果园基础设施,为高端荔枝生产奠定基础。推进品种改良。自2017年开始,在省农科院果树所专家向旭研究员的指导下,引进由果树所牵头选育的优质荔枝新品种“仙进奉”,经过3年时间,将基地原有的“黑叶”“白腊”“桂味”等品种全部高接换种成“仙进奉”。开展标准化果园改造和技术服务。在专家的指导下,基地推广应用了间伐回缩、铺设地膜、无人机飞防等技术,全面提升了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不断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条件。在省农业农村厅荔枝跨县集群产业园、高州市产业专项等项目支持下,果园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建设了田头冷库、完成道路硬底化改造等,基地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有效解决了果园生产“最初一公里”的难题。
  落实科学技术措施,降低极端气候影响,为稳产增效提供技术保证。针对2023年冬季异常高温情况,专家提前调整控梢和营养调控技术,为培养“适时健壮的结果枝”打下了基础;针对今年春节前后气温冷热交替剧烈变化,在花芽见“白点”萌动时,指导基地多次淋施水肥以及叶面喷施速效氮肥进行醒芽促花,在极端低温来临前及时抽出花穗。在花期及时引入蜜蜂传粉,提高了坐果率;针对今年4月以来的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科学合理喷施芸苔素内酯、九二零(赤霉素)、杀菌杀虫药和叶面肥等,有效减少了严重落果发生。
  持续跟进,巩固已有成效,全力打造高效优质荔枝生产示范样板。该园仙进奉预计于6月中下旬成熟,当前正处于果实膨大的关键时期,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将继续跟进,落实各项生产管理技术措施:注重平衡施肥,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果实品质;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开展无人机飞防,减少病虫害的损失;加强果实采收和果品保鲜技术指导,落实绿色保鲜技术方案,降低采后损耗。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彩轻 通讯员宫晓波、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