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学生中招!市疾控中心提醒:

谨防误食蓖麻子中毒


蓖麻子

  茂名晚报讯记者张丁文通讯员易晓玲3月22日,茂名晚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近日我市有学生因误食蓖麻子导致中毒,所幸抢救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为此,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不明植物不能乱食,谨防中毒!

  什么是蓖麻子?
  据介绍,我国蓖麻子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多以农村儿童、学生为主。蓖麻子外观类似坚果,不易分辨,因此极易被好奇、缺乏辨别能力的少年儿童误食而发生中毒。
  蓖麻在农村非常常见,属于大戟科,在热带地区常形成多年生的小乔木或灌木。蓖麻通常茎呈青灰色、绿色或紫红色,其株光滑,圆形的茎干呈中空状,且带分枝。果实长得像大号的苍耳,在外面布满了倒刺,很容易钩挂在衣服上。其种子蓖麻子(俗称大麻子)外观呈黑褐黄棕斑纹状,椭圆酷似豆类,长得像京剧脸谱,易被少年儿童因为好奇心有意或无意采摘并食用。
  蓖麻全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大,因为种子含有丰富的蓖麻毒蛋白及蓖麻碱,特别是蓖麻毒蛋白,只要极少量就会引起中毒。

  中毒后出现的临床症状
  蓖麻子中毒后,多数在食后3至24小时开始发病,潜伏期长的可在1至3天后发病。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可有血性便,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痛、嗜睡、昏迷,肝肾受损害者出现黄疸、蛋白尿、血尿和尿闭等。严重可有休克及呼吸抑制。目前蓖麻子中毒无特效解毒药物,临床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如何预防蓖麻子中毒?
  如何预防蓖麻子中毒?为此,记者采访了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风险科科长陈俊合。陈俊合建议铲除房屋周边、校园内外野生的蓖麻植株,尽可能减少少年儿童接触蓖麻子机会;校园、家长应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儿童对有毒植物的识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采食路边、沟边、野外不明果实;如不慎食用蓖麻子中毒后,应立即进行催吐并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各单位要重视动植物中毒防控工作,建立常态化预防宣传、应急救治等工作机制,努力降低误采误食野生动植物中毒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