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思贺镇11家“微”工厂撬动“大”民生
约600多名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不少当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有了稳定收入。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甘杨松摄

扫一扫看视频
茂名晚报讯记者李光耀通讯员吴伟能 阳春三月,位于信宜市东北部的思贺镇街上有多家临街人家中灯火通明,机车声隆隆,工人们忙于缝制衣服背包,一派繁忙景象。近日,茂名晚报记者在该镇了解到,该镇自按照上级的部署大力实施“百会帮百镇”行动以来,通过茂名中山商会、思贺镇商会等多个商会,积极引导乡贤返乡发展纺织小厂,现在有小微企业11家,解决当地农村妇女就业约600多人。
记者走进民宅,这里开有一家生产成人休闲背包的厂子,前临街后临河。该楼的一、二、三楼作为生产车间,当天在上班的有40多人。记者发现,该厂的这些女工年龄都是40岁上下,动作熟练,速度较快。该厂负责人谢生介绍,这些工人都是来自该镇的农村妇女,工作效率高动作快的,每月有超过4000元的收入,一年下来有超60000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到家庭,一举两得。据记者了解,她们实行计件工资,做得多的另加奖励。
在相邻不远河对岸,是一家生产吊带睡衣的厂子,据负责人介绍,她们正在生产的这批货是出口中东地区的。记者观察到,有两位看起来年约60岁的阿姨戴着眼镜在操作着机车,动作较缓慢,她俩的工作是缝接两条吊带。在记者采访时,虽然她们对自己的工资收入保密,但从其笑呵呵的神情可看出,她们还是挺开心满意的。
据镇干部吴伟能介绍,思贺镇在圩上发展了11家小微毛纺企业,是该镇“百会帮百镇”工作落地见效的缩影。近年来,该镇抓住“制造业当家”的政策红利,先后引回乡贤返乡设厂,乘“百会帮百镇”东风,盘活现有的资源建立微厂房,目前已经建有两栋超1000平方米的微厂房和将建一栋超500平方米的微厂房,这些微厂房通过思贺镇商会,发挥资源优势,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扩大村民就业增加收入,一举多得。目前,超40名工人的厂子有3家,20至30人的厂子有8家,解决当地约400名妇女的就业。另有约200名村民在厂子领料回家加工。下一步思贺镇将引导更多外出乡贤回乡创业,盘活该镇废弃学校、废弃厂房、荒废田地等资源,推动一批实实在在的微工厂、微产业等项目落地见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双赢发展。
目前,思贺镇纺织产业正逐渐壮大,经济发展焕发新的生机。更多乡贤、商会会员在当地政府的加强联系对接下回乡建设,为家乡发展出资出力,助力思贺镇“百千万工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