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拥抱被动投资时代
外资公募瞄准差异化布局

本报综合报道 在刚刚集体上报中证A50ETF的十家公募机构中,摩根资产管理(中国)作为唯一的外资独资公募机构,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1月9日,摩根资产管理(中国)独家表示,公司会继续加大对被动化投资的布局,将全球智慧和本土经验相结合,不断丰富包括跨境ETF、主动ETF、策略主题ETF等在内的产品谱系。
结合海外市场的先进经验来看,相关研究团队认为,我国ETF产品规模占比明显偏低,在市场规模、产品丰富度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外资公募布局被动投资市场
证监会网站显示,1月2日中证A50指数正式发布当日,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平安基金、华宝基金、银华基金、大成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十家公募机构集体上报中证A50ETF,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是其中唯一的外资独资公募机构。
随着我国被动投资日渐兴起,公募机构扎堆申报同一指数基金的情况愈发多见,而此次摩根资产管理(中国)的参与,预示着外资公募机构正积极投身国内被动投资市场发展。
2023年以来,外资公募机构已开始逐步加大对指数基金产品的布局力度。
整体来看,外资公募机构上报的产品类型以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为主。
此外,摩根资产管理(中国)上报过多只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
将全球智慧和本土经验相结合
1月9日,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对笔者独家回应表示,公司在参与国内被动投资的过程中,从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出发,借鉴海外经验的同时,充分本土化,为投资者提供长期具有竞争力的被动化指数产品。
“国内发展被动化投资以来,公司已经先后布局了宽基、科技、医药、QDII、红利等被动化方向,布局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和认可。”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提及,中证A50相关产品有望成为境内外投资者配置中国权益资产的新名片,公司将做好桥梁,同时为海外投资者提供一键投资中国的新机遇。
借鉴摩根资产管理全球丰富的投资策略,摩根资产管理(中国)表示,公司致力于成为兼具前瞻性和开拓性的跨境ETF工具提供者,帮助投资者以便捷、低成本的方式配置全球。后续,公司会继续加大对被动化投资的布局,坚持投资者利益第一位,让客户通过被动化投资参与中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
被动投资契合资产配置需求
后资管新规时代,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ETF分散投资、被动管理、透明度高、低成本的特性契合资产配置需求,在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团队看来,ETF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结合美国、日本、欧洲ETF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中信建投证券非银金融与前瞻研究团队总结了ETF发展将面临的三层转变:一是调整市况背景下,ETF投资作用更明显,增速也更快;二是养老金等长期入市为ETF奠定了发展基础,同时ETF的发展也为长期资金营造了稳定、透明的市场环境;三是指数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投资者追求长期投资而非短期套利。
虽然我国被动化投资趋势不断加深,但招商证券基金评价团队提出,产品结构仍与发达市场有所差异。
对标美国公募基金市场结构,平安证券研究所认为,我国ETF产品规模占比明显偏低,在市场规模、产品丰富度等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ETF作为配置工具化属性极强的品种,策略主题ETF是重要的因子化投资载体,未来发展可期。(王鹤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