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杨梅镇人大
联络站实施“五个一”新机制助推“百千万工程”见行见效
茂名晚报讯化州市杨梅镇人大按照“党委的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思路,以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实施“五个一”新机制,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激发代表工作新动能,助推“百千万工程”见行见效。
一周一走访,用脚步丈民情
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代表”活动,每周至少走访一次选民,让“代表亮身份”“有事找代表”成为常态。截至目前,参与活动代表3000多人次,累计175条自然村、4000多户,覆盖群众2万多人,收到建议200余条,向市、镇提出建议18件,把群众的一个个“金点子”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金果子”。
一月一接待,用真心解民忧
每月安排一天,至少2名代表接待,确保每年每名代表参加接待活动不少于4次。今年来,共接待群众300多人次,登记意见建议180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件,实现群众“有事到站来,‘一站’去无忧”。9月22日,驻站代表黄亚杰接到群众反映:“乡道Y525经满堂村位置有段‘危烂路’,希望尽快修补。”黄亚杰马上将该建议转交镇人大转送镇政府办理。9月24日,化州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镇委书记李志辉和镇人大代表陈昊天等人,到现场核实、研究修补方案。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该路段于10月15日修整完毕。
一季一活动,用职责督进度
针对镇内重点项目多的情况,联络站坚持问题导向,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按照“哪项重点工作推进慢就督办哪项工作”、“哪里问题突出就去哪里视察”,有力推动了相关项目的进展。如总投资18.5亿元的“杨梅墟”项目,共分5期,其中一期总投资2.38亿元。在联络站的有力推动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焕然一新的“杨梅墟”,如今日均人流量从原来2000多人增至8000多人,成为聚揽人气、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示范墟。
一年一审议,用建言办实事
在召开代表大会之前,驻站代表开展调研,广泛听取选民心声,提出一批切合实际的意见建议:解决X623县道杨梅圩出口连接机场大道安全隐患、加快临空经济区重点项目建设、组建空港医院等,均被有关部门采纳,且部分建议已见成效,实现了意见建议“两个高质量”。如总投资3亿元的中通项目已投产运营,日均出入物流车辆170多台,日派件量达70万件,寄件量达10万件。
一年一述职,用实绩促争先
每年召开一次述职评议会,听取代表履职情况,由选民进行满意度测评。代表根据测评结果和选民提出的建议意见,查找不足,并加以改进,彻底改变了“代表代表,会后就了”的状况,使代表发挥作用可见可感、可触可比,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奋勇争先,助力“百千万工程”。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郁文通讯员曾楷瑞许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