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家乡的胡椒园
■杨叶林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我家屋后的小山上,有一个葱葱郁郁的胡椒园。那里,是我们一家的希冀,是我童年幸福的乐园,也是我和家人永远无法割舍的回忆。
初冬的早晨,太阳懒洋洋地爬出来。父亲和母亲担着箩筐,拿着篮子,去那里摘胡椒。暖和的阳光洒在其貌不扬的胡椒植株上,暗绿色的胡椒,在茂密的叶子里,露出了饱满的小脸,惹人喜爱!他俩仔细地拨开叶子,把胡椒一串一串地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放进篮子。摘满一篮,轻轻地倒进箩筐里,那响声真好听。
劳累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坐在简陋的木棚里小憩。望着这片挂满希冀的胡椒园,他俩会心地笑了。
原来,这里是一座荒山。看着我和三个小妹渐渐地长大,一个个将要上学了,父亲常常坐着发愁。一位在海南工作的远房亲戚回家探亲时,了解父亲的心事,便建议栽种胡椒苗。商量了三天三夜,父亲和母亲下了决心,决定开荒种胡椒。开坡带,挖坑,栽苗,培土,都是非常费力的事情。经过精心的呵护,有点难生长的胡椒苗,竟然全部活了下来。父亲找人开凿出两米多高的石柱,和母亲一起,一条一条地抬着上山,把石柱直立起来,让胡椒藤蔓爬着石柱生长。这个胡椒园凝结了我的父母亲多少心血和汗水啊!
摘满箩筐后,父亲和母亲挑着沉重的箩筐,一步一步地下山。回到家里,父亲先用大铁锅煮一下胡椒,再捞起来,放到院子里晒干。父亲把卖胡椒的钱,给我们缴交上学所需的费用,余下的,省吃俭用。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亲从没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但是,每逢过年,他俩却总会为我们兄妹添置一套新衣服,让我们开 开心心地过新年。
每次晒干胡椒,母亲总会留下一些。她亲自宰家鸡,买猪肚,放上胡椒,做成一道我们最爱吃的美食,一年仅一次的美食。一缕缕清香飘在屋里,令人心旷神怡。那鲜美的味道,令我们回味无穷。父母的爱,让我们温暖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季。母亲做的胡椒猪肚鸡,成了我们家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一直芳香着我们忙忙碌碌的日子。
记得那个寒假,我们兄妹四个来到那个胡椒园捡胡椒漏。因为叶子茂密,有时候,有的胡椒,父母亲看不到,留在植株上没摘下来。他俩吩咐我们捡漏卖到的钱,不用上交,由我们自行使用。我们小心地拨开叶子,仔仔细细地寻找。每当看见一串胡椒,我们都欢呼雀跃。捡到一小袋,我们便卖给收购生胡椒的老板。就这样,我们积攒了二十多元。我带小妹们步行到镇上赶集。我给她们买了学习文具,还有她们最喜欢的蝴蝶结和纽扣。我也拥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本课外书——连环画《西游记》。
那个寒假,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苦,尝到了劳动的快乐,也懂得了父母对我们的爱。
日月如梭,岁月匆匆太匆匆,我的父母亲渐渐地变老了。我们兄妹也成了家,为人父母。然而,家乡的胡椒园,会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欢笑,见证了我们的奋斗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