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陈厚郁:27年矢志不渝守初心 用爱照亮乡村教育未来


陈厚郁课堂上指导学生。(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 看视频吴云杰制

  茂名晚报讯 记者赖碧怡“大家坐摩托车要戴好头盔;回家路上注意靠边走,马路上别嬉戏打闹……”近日,茂名晚报记者走访了茂南区新坡镇车田小学,正值放学时间,陈厚郁老师带头在学校门前路口开展上放学护学志愿服务活动,为同学们“保驾护航”。
  据了解,陈厚郁在车田小学任教六年级语文,也是学校语文科组长。每天开展教学工作、组织教研活动、参加志愿服务等等都是他习以为常的工作。在学生的眼里,他是老师,是知心大哥哥,也是伯乐。
  茂南区新坡镇车田村是“全国文明村”,近年来,车田村将弘扬乡贤文化作为文明村镇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发动“新乡贤”参与文明村镇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发展。陈厚郁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全力以赴。

  一念初心 27年的坚守
  “‘爱’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每一朵鲜花都应该在阳光下灿烂地盛开!”这是陈厚郁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他说,“爱”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体现在课堂外,“爱”是教育的根基,能使教育成果事半功倍。
  1996年,陈厚郁中师毕业后,开始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先后在山阁镇中心小学、茂名市第十一中学、车田小学任教。谈起当初毅然选择在乡村任教的决定,陈老师说,发展乡村教育,帮助乡村学生茁壮成才,是不平凡的人生价值最好的体现。
  在学生们心中,陈老师的教学风格风趣易懂,在他的课堂上,诗词、课文从不会枯燥乏味,总能让大家在课后记忆犹新,他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在课堂之外,他也常常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关心学生们的生活,他不光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
  乡村的留守儿童较多,在日常,陈厚郁无论在教育还是生活上,都会给予学生细微真挚的关怀,在他耐心的鼓励和教导下,很多学生都能增强了学习信心,成绩突飞猛进。“陈老师以慈父般的情怀对待每一位学生,他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学生总体都很优秀。”这是同事们对陈厚郁的评价。
  岁月的沉淀,让陈厚郁的教育教学经验逐渐丰富,也愈加坚定了他扎根乡村教育的那份信念。27年来,他步履坚定,心无旁骛,曾经有机会调离教学岗位开启新领域工作,但是后来他还是选择回到教学岗位,他说:“我还是热爱教书育人的工作,看到一届届乡村里的孩子用知识塑造未来,又回馈社会,这是我最大的自豪感。”一路走来,陈厚郁也从未停止追求进步,先后荣获镇级、区级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点亮美好未来的光芒
  对于陈厚郁来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潜能,使学生有更多点亮未来的闪光点。
  他告诉记者,曾经教过的一位六年级学生小柯,在以前任教的老师眼里他是一位学习表现消极、态度散漫、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们都对他“束手无策”。
  在一次体育课上,陈厚郁偶然间发现小柯在跑步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他观察到,小柯在跑步时表现出卓越的速度和耐力,让他感到惊喜。他因势利导,了解到小柯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期许,便鼓励并帮助小柯积极参与田径运动,并请体育老师为他提供特别指导和培训。
  在陈厚郁的鼓励下,小柯逐渐发现了自己在田径运动中的潜力,展现出超出往常的拼搏精神和毅力,他不断努力训练,挑战自我。在后来参加的茂南区学生运动会中,小柯取得冠军成绩,为学校赢得了难得的荣誉。
  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小柯逐渐树立起了自信和目标,一改消极学习态度,他开始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主动寻求学科老师的帮助和指导。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从曾经班级垫底的不合格成绩进步到了全班前30名的位置。
  陈厚郁不仅是小柯的田径“伯乐”,他任教的班级也不断涌现出画画、朗诵、轮滑、唱歌和跳舞等各类优秀技能的学生。陈厚郁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特长,只需用心去观察和发现,通过鼓励和引导,便能点亮他们内心的光芒,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动力,迎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