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东“最美家庭”张新尊家庭
让爱心成为温暖他人的光
茂名晚报记者赖碧怡

张新尊一家(受访者供图)
他们是群众心中的“好心人”,从2013年起每晚给流浪者送爱心餐;他们是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带领志愿者免费为54间学校消毒,服务了8万多人次市民;他们是公益路上的“真英雄”,多年来为信宜市贫困儿童、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雪中送炭,爱心足迹走遍信宜每个乡镇……在信宜,张新尊一家人默默耕耘,用热心和行动向社会传递着温暖,他们的爱心事迹被口口相传、广为熟知,展现出“最美家庭”的榜样力量。
一个人做公益不难,难的是一家人都齐心加入到公益行列中。张新尊一家多年来坚持参加多项公益服务,他们的善举就像明媚的春光,温暖了信宜人民的心。2021年,张新尊家庭获评“信宜最美家庭”,在今年更是荣获广东十大“最美家庭”称号。
张爸带头“为爱伸手”
张新尊是信宜市池洞镇人,在农村长大的他,自幼便有着一颗善良质朴、乐于助人的心。
数年前,张新尊晚上下班回家路上看到几位衣不蔽体的流浪汉。他看得揪心不已,立即从附近的快餐店打包来十几份快餐送给流浪汉。当他回到家里,流浪者们冒着寒气蜷缩在街头的情景反复出现在张新尊脑海里,他立即从家中找出了十几件旧衣裤,返回现场送到流浪汉手中,并帮助他们穿起。
自此,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张新尊心里“萌生”:“不如自己做一些干净的饭菜送给流浪者们。”在这之后,张新尊买了一个大电饭锅专门为流浪汉做饭。张新尊的善举也感动了家人,此后其妻子和母亲也一起帮忙准备饭菜。为流浪汉送饭范围,也从市区扩展到郊区、乡镇,准备的餐点分量由最初的十几盒到后来的几十盒,家里换的电饭锅一个比一个大。每晚准备好饭菜,张新尊便和妻子、儿子一起去送饭,每次送饭就要花去两三个小时。
这样一送就是7年,张新尊风雨无阻地为上百名流浪汉送餐送药。期间,张新尊还成功帮助了17个流浪汉回到亲人身边。近年来,张新尊和朋友开设了一家素食馆,让流浪汉的“饭堂”从垃圾堆搬进了素食馆,也让信宜的流浪汉有了一个家。
2017年,张新尊获得第一届“好心茂名人”称号;2018年,被评为第四季度“广东好人”;2019年,获“中国好人”称号,同年并获“信宜市十大慈孝之星”称号。他的善行渐渐成为城市中的一股正能量。
公益路上家人携手同行
有了家人的支持,张新尊走在公益路上更加有力量。2013年8月,广东省天柱文化慈善促进会成立,张新尊担任信宜善行服务队队长,一直至今。10年来,他全职做公益,带领志愿者队伍走遍了信宜所有的乡镇,为特困家庭、孤寡老人、孤儿等送去价值已超过26万元的物资。他们积极开展育苗行动,为家境贫寒的学子和爱心人士搭建桥梁,每月定时把助学款送到学生手上,已累计资助过60多个学生。
通过夫妻俩的言传身教,张新尊的两位儿子跟随父亲的脚步,从小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并像父亲一样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在2021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新尊儿子跟随父亲和团队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信城卫生中心、体育馆等多个疫苗接种点进行维护和指引,一直坚持了120天,此次活动共计出动了1230人次志愿者,服务了8万多人次市民。大儿子张凯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一定会坚持和父亲一起做善事、做公益,让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下去。”
在张新尊的努力下,一批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涌现,团队的志愿者队伍也不断壮大。张新尊说,目前他的队伍已有730多人,现在还不断有新的志愿者加入,其中不乏年轻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将爱心和文明传递,汇聚成社会暖流。
常有人问他们:你们多年坚持做志愿服务不觉得累吗?他们只是笑笑说:“行善不分大小,只要能帮到别人,都尽量帮。”张新尊一家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携手合力坚持公益善举十余年,为困难人群带去了一束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