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季


■朱积
  茂名比别的城市多出不少的“季”——荔枝季、龙眼季、捕鱼季、年例季……近几年,又多了一个月饼季。
  一个地方,只有物产丰富,生活多彩,才能形成这么多的“季”。
  季,是界定一年时序的计量概念。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每一个季为三个月。引申概念,季就是一年里的一节时间,比一个月长,比半年短。季,又可引申为岁月里的一段时间,比如青春季。
  中秋节吃月饼是华人社会的一个传统。传统节日里,中秋节最美好,最具诗意,仪式感最怡情。
  20世纪80年代之前,生活水平较低,但不管生活多拮据,节前几天,一般家庭都会买了月饼在家里藏起来。我家则早十来天就买了红油纸包的五仁月饼,同时买了用制作精巧、涂上色彩的竹篾小猪笼装着的“猪仔饼”。父亲的原意大概是,让我们这些小馋猫先分吃一两个月饼解解馋,然后拿着猪仔饼玩、吃,好打消偷月饼的念头。可是,大人永远不懂小孩子的心思。猪仔饼虽然好玩又好吃,但绝对抵挡不住月饼的诱惑。尽管藏在谷缸(或米缸、吊篮)深处,用谷子厚厚盖住,我们还是用小凳子垫脚,把半个身子伸进谷缸里,把“宝贝”挖了出来。手持香喷喷的“宝贝”,欣喜得意之中夹杂着一丝神秘的紧张,忙轻轻撕开口子掏出一只月饼,香味袭来,喉咙打了个激灵,口水差点滴下。慌忙包好撕开的口子,藏回谷里。然后抽回身子,一溜烟跑到小树林里,望定无人,拿出口袋里攥着的月饼,贴鼻子上嗅嗅,拿开看看,又嗅嗅,用手指剥点饼皮放嘴里,一边唧唧一边美美地转着月饼周身地看,红油油的饼,闪着金光,散发着浓郁的甜香。终于忍不住一口咬下去,美美地含住,“唔唔”地叹几声,那感觉就是美呀!后来发现,父亲原来买了三封红油纸五仁月饼,分藏在不同的地方。放谷缸里的那封月饼,是特意让我们知道,用来抵消我们偷月饼欲望的,因为偷了一个月饼不敢再偷了,中秋节还要用月饼敬月呢。父亲挺有“心计”的。
  中秋节那天,一家人吃完晚饭,洗干净手,抹干净八仙桌,在院子里摆好。桌面供上五仁月饼、果品、米饭、茶水,柚子上插上点燃的香,满院子又甜又香。大人望着天,小孩盯着月饼。美丽的传说又讲了开来,银河、月宫、嫦娥、吴刚,讲得最多的是金桂叶。说金桂叶今晚会掉进人间的一个谷缸和水缸里。有了金桂叶子,米缸里的米和水缸里的水就永世用不完。这样的致富梦,讲了一代又一代。其中免不了讲清楚敬月的规矩。
  月亮升起来了,又大又圆,亮堂堂的。母亲就要大家安静,她一个人双手合十,嘴里呢呢喃喃,我们也无心听说什么,像是丰收呀风调雨顺呀平安呀之类的话。之后,母亲叫我们几个和她拿起米饭撒到院子外的果树上,说是这样做,结的果子才会多,果子才会甜。然后,拿起月饼分给大家……
  20世纪80年代初,群众生活稍有起色,每年农历七月下旬各商场就开始月饼大战。一些临时大棚搭了起来,街道上五彩缤纷,人头攒动。商场里摆卖的大都是外地品牌月饼,本地产的月饼大都进不了商场。这种情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那段时期中秋节年年过,月饼家家吃,月饼大战年年打,但终究没有出现一个月饼季。
  茂名的月饼季,大约起始于2000年,近几年呈鼎盛之势。生产月饼的厂家多,品种多,规模大,已形成一个产业和若干品牌:化州的橘州月饼、市区的国际酒店月饼、明湖商场月饼、电白的桃花园月饼,茂南的羊角月饼、鹿缘月饼,还有嘉豪轩月饼、丽登月饼、海龙阁月饼等等。外地进入茂名的月饼中,最负盛名的是金九月饼和广州酒家月饼。原来盛气凌人的港式月饼已被逼进角落。近几年,茂名月饼已占据压倒优势,进占外地市场的势头汹涌起来。
  月饼,以五仁月饼最好吃,最能代表茂名月饼的制作水平。茂名五仁月饼选料考究,制作精妙,出炉后回油,软熟糯贻,香甜绵长,回味清越。对我来说,茂名最好吃的五仁月饼出品自“羊角供销社”。20世纪90年代,我在电白县工作时,每年我都到该月饼厂订制20封五仁月饼,传统的红色油纸包装。近几年,各式月饼层出不穷,包装精致上档次。可那红油纸包装的五仁月饼才是我心里念念不忘的月饼。
  茂名的月饼季,从阳历七月初算起,到中秋节当天下午结束,节后十来天还有余波。起始时间逐年向夏天扩展,非常符合我们“月饼族”的期盼。月饼季时间越长,我们的幸福生活越美好。
  十多年来,茂名的月饼季一再延长,就让它不断延长吧,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