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网络文学的面孔与腔调


  今年6月,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将完成注册,正式成立。21世纪以来,广东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网络文学大省: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阿菩等一大批优秀网络作家均从广东成长发展。广东网络文学作者推出了一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佳的精品佳作,并屡获鲁迅文学奖、儿童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引起了国内外文坛的广泛关注。纵观近年的网络文学,可以欣喜发现其回归文学本质的趋势明显。如果说网络文学的1.0时代以内容为王;2.0时代渠道为王;大力实施电子出版、纸质出版、有声出版、视频出版的网络文学3.0时代已然到来。

  现象网络文学市场规模约390亿元
  根据《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的数据,2022年网络文学用户达4.92亿,网络文学市场规模达389.3亿元,网络文学新增作品300多万部。
  网络文学行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网文出海”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000余部,其中,实体书授权超5000部,上线翻译作品9000余部。海外用户超过1.5亿人,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北美、日韩、东南亚为重点输出地区。中国功夫、文学、书法、美食、中医等成为最受欢迎的题材,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天道图书馆》、源于东方神话故事传说的《巫神纪》、弘扬中华传统美食的《异世界的美食家》等出海作品广受好评。

  广东网络文学的腔调这边风景独好
  4.92亿用户、超1800万写作者、数千万种作品……穿过长长的时光隧道,我们蓦然发现,网络文学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眼前已耸立着一座前所未有的网络文学宫殿。
  广东网络文学发展的过程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整体风貌,是在整个互联网时代里所独有的,走出了一条崭新发展的道路。早在2011年,省作协创办了全国第一家网络文学院,网络文学已成为广东的一大品牌。
  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周西篱接受本报采访表示,广东网络文学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和认可,有其自己的腔调。文学的腔调,是文本的调子,叙事的风格,作家的个性魅力。90后作家及00后作家已经开始进入一流作者群体。他们什么样的腔调,自然就在网络文学中反映出来。
  广东网络文学有着自己怎样的腔调?广东省作协副主席、知名网络作家阿菩这样表示:“以岭南地域文化为灵感之源、以小人物的奋斗史传递正能量。”王敏、撒冷、柳下挥、赫连勃勃大王、从林狼、菜刀姓李、红娘子、老家阁楼贾志刚、米西亚、天堂羽等广东网络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借助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域特性、人文个性,来赋予作品独特的文学面貌和强大的生命力。如阿菩的《十三行》系列小说,通过对十三行及主人公家族史发展的叙写,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清代对外贸易以及商业发展的壮丽历史画卷;红娘子的《百年好合》,则通过讲述一群生活在深圳的现代女性的人生际遇,展现了她们各自的婚姻观、幸福观、恋爱观。
  作为中国科幻重镇,广东仍然是新增作家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大湾区科幻网文作家爆炸式增长,年轻化、学历高的趋势明显。在题材方面,科幻网文的题材开掘也在逐步走向深处,作者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科幻元素套用,诞生了一系列新的融合写作方向,如进化超能、未来世界、星际文明、超级科技等多个子类别,满足了读者多样化的阅读期待。

  广东网络文学关键词古早、广泛
  经过20年的发展,应该用怎样的关键词来描述广东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阿菩认为:首先是“古早”,电脑和网络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必备硬件,广东作为全国普及电脑最早的一个地方,自然而然产生了全国最早的一批网络文学作者,成为网络文学的发源地之一。比如网络小说最早的代表作者之一玄雨,创作了最早的网络小说《小兵传奇》。
  其次,是“广泛”,广东的网络文学有非常广泛的根基,作者群分布广泛、读者群更是广泛。相关部门不完全登记在册的网络写手超过1万人,其中比较活跃的网络作家超过6000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河源、东莞、惠州、汕头、湛江等地。
  广东网络作家活跃、敏锐、勤奋,秉承了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积极顺应大众多元的阅读需求,汲取深厚的地域文化营养,创作了一大批涵盖历史、玄幻、仙侠、穿越、言情、都市、悬疑、军事等当今网络文学主流类型的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喜爱,部分作品改编成影视、动漫和戏剧作品,在国内乃至海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