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潭头成功推广“稻虾共作”
拟扩3000亩示范区铺开富民路

小龙虾。
茂名晚报讯 记者黄楚凡 通讯员毛雪飞 黎贵莹 近日高州潭头镇传来新鲜事:该镇100亩“稻虾共作”养小龙虾示范区,已扩至300亩,全镇计划扩至3000亩,按亩产1.5万计算,可收入约4500万元,正为群众致富再开辟一条好门路。
据悉,高州市领导近日到该镇乾坡村以及小龙虾示范区调研,要求加快“稻虾共作”的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尽早走上快车道。“稻虾共作”即在稻田收割完之后轮作小龙虾,又或者在稻田旁挖小坑渠,又或者在田中“间养”等多种共作养殖形式。三年前,该镇已成立示范区开始养殖,时约有百亩,现在已发展到300亩。拟在近期扩至500亩。而且养小龙虾的稻田不施农药不用化肥,十分环保,符合小龙虾的生长发育。
潭头发展稻虾产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要始终把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放在首位,加快推动“稻虾共作”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稻虾产业,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综合效益,争当表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潭头“稻虾共作”经验。同时,要充分发挥稻虾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农户开展稻虾共作,并提供各方面技术保障和政策支持,真正把稻虾产业做成兴农产业、富民产业,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冬季小龙虾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市场价比较高,售价均价30元/斤,高峰时期可达130元/斤,这种模式种养的小龙虾品质好,养殖周期短,小龙虾亩产可达500多斤,每亩年产值可高达1.5万元以上。”示范区内的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示范区还会建设小龙虾研学基地,提供垂钓稻虾的亲子游娱乐活动以及稻虾共作的养殖技术培训等,为当地村民提供大量的家门口务工就业机会。
潭头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潭头镇将立足自身优势,稳步推进“稻虾共养”示范区建设,提供围绕“两点两带一区”发展布局,以鉴江为依托,通过“山上种植沉香,山下种养稻虾”的产业布局模式,全镇先推广至3000亩,打造“小龙虾特色镇”,构建“渔米泉乡”,谱写农文旅结合“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