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之境 蕴含哲理

读黄胜英诗集《江城诗意四百首》


何火权
  刚过农历新年不久,胜英文友就送来了一本厚厚的诗稿《江城诗意四百首》给我,请我写一评论文章,谈谈感受。我自觉有点力不从心,因我虽然喜欢诗词歌赋,但对于平仄格律等缺少研究,也很少写近体诗,怕难以完成重托。胜英说,“写评论与这些平仄格律关系不大,你先读一读,有感悟就写,我相信你。”
  读着这本《江城诗意四百首》,深切体会到作者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所见所闻,自然也包括工作经历、生活感悟,或者观察时事所感,游历祖国河山所得,或者写家人的亲情,写战友、同学之情,都花了较多功夫,用诗的形式真切地表达出来。让我想起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关于“有我之境”的相关论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
  这本诗集中的诗,以“有我之境”的诗为多,读着里面的一篇篇佳作,不由得感叹,不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能给人一种鲜明、生动、真切的感受,语语都在目前,做到情景交融,非常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作者一起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探究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在享受读诗的乐趣时,还有意想不到的体悟和收获。
  把日常生活或者生活感悟入诗,劝喻人世,充满哲理。这首《回娘家》,“古树桃园旭日红,娘家喜事抱春风。轻车熟路河边过,漫道蹄声一路匆。”先写景:“古树”“桃园”“旭日”,三幅生动的画扑面而来,作者迎着初升的太阳,把在回娘家的路上遇见的古树、桃园写入诗中。后抒情:为什么高兴,原来是“娘家喜事抱春风”,一个“抱”字,境界全出,这便是“有我之境”,把自己的喜悦、快乐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后两句还对这样一种心情作了补充和强化,一个“过”和一个“匆”字,难掩作者这种迫不及待就想去到喜事现场的急切心情。又如这首《莫强求》,“风雨兼程不尽忧,功名利禄莫强求。人生苦短登高望,岁月无情见好收。”作者把自己人生的感悟,以“莫强求”的心态表现出来,虽然“人生苦短”,但依然更要登高望远,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做到“见好即收”,这也是“有我之境”,不会“为赋新诗强说愁”。这类写人生、悟人性,劝喻世人的诗篇在本集中较多,如这些诗句:“开心唯有常知足,苦恼皆因强出头”道出了人生苦乐的真谛,“十指难来一样齐,人生不必比高低”体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有劝喻世人以平常心态来看待得失;又如“得意无须刻意歌,沉浮也会互相磨”感悟到得意之时不要骄傲自大,时时要低调为人,“利人宜讲真情话,修己多怀改过心”也是一种修心养性,一种处世之道。这样的诗句在集中比比皆是,既是诗人的自白,是“有我之境”,又是构筑起诗的意境,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真知灼见。
  写亲情、同学情、战友情在诗集中也有很多体现。如写亲情、写夫妻情深,这首《致爱妻》,“三十五载牵手家,披星戴月共云霞。平时只顾油盐事,莫怪跟前少送花。”夫妻相濡以沫,在日常生活柴米油盐中体现出真挚之爱。写同学情如《同学聚会(二)》:“何不开怀醉一回,春光不会永相陪。今朝有乐今朝乐,莫管他年白发催。”性情中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又如《美满家庭》《教子传孙》《结发妻》等,都写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写战友情的有多篇,如《战友情深》,“莫道沧桑四十冬,魂牵故地又重逢。官兵温暖初心在,兄弟情怀依旧浓。”时间已历四十年,但战友情谊依然如故,初心不改。还有把写诗的心得体会也融入诗中,道出写诗的缘由是“不为浮名只为缘,淘文拾句一年年”,对如何写出好诗句则认为“求真敢破书千卷,达意全凭笔一枝”。
  这些只是我在读这本诗集时,随手拈出来的诗句,作者把自己日常生活的感悟和人生追求的情操,以清新的诗句来表达。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讲到的“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咏志,莫非自然”。这本诗集正是作者多年来吟咏性情,体悟人生的绚丽篇章。正因为写的都是个体的真切感受,处处体现了“有我之境”,更充满了哲理,引人思考,给人启迪。也因为借助新媒体,每天吟咏之作,都得以传诵、点赞和流传,作者从二千多首诗中精选得意之作四百首汇编成册,既是一种难得的纪念,更让喜爱读诗之人慢慢品读,更好地体味和享受读纸质书的乐趣,这也是诗集出版的又一个意义吧!
  《江城诗意四百首》选:
  钓秋
  雨后烟笼半岭浮,满山红叶一河游。寒风伴我江南岸,左钓斜阳右钓秋。
  观红霞
  昨日寻踪大海边,轻风不渡小渔船。诚心只等斜阳去,一睹红霞落九天。
  浪淘沙·江南秀色
  三月百花娇,飞燕轻描。小河流水悦虹桥。最是江南添秀色,人过心飘。
  笔墨涌春潮,诗意逍遥。亭台倩影柳丝挑。无限开篇呈美景,何止今朝。
  浪淘沙·文人与秋
  十月菊花黄,枫树红装。文人借此诉衷肠。作对吟诗今又是,韵味飞扬。
  雁过谱华章,无意悲伤。千回用墨话寻常。莫道秋来牵落叶,那也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