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的母亲
■阿紫
母亲年逾八旬之后,胆子肉眼可见地变小了。
今年初,曾是文艺青年的二哥提出一项建议,让母亲和她的表姐、表弟们每季度聚会一次。老人们平均年龄超过了80岁,而且他们多已丧偶,平日里有些孤单,聚一聚可以增加幸福感。
老人们对于二哥的提议深以为然,于是3月份组织了第一次“80后峰会”,聚会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闭幕。原本很美好,不料母亲的大表姐在回家路上跌了一跤,髋部骨折,住院一个多月。自费部分就花了两万多,护工每月八千。伤筋动骨100天,初步估计得请4个月时间的护工。
“幸亏她的儿女很有钱,换成我们家,花这么多钱怎么吃得消?”母亲被吓着了。此后不再一个人去稍远些的地方活动,她不是怕自己意外身亡或者皮肉受苦,是担心万一摔倒了要花很多钱,给我们增加负担。
母亲小半辈子在车间里工作,原本大大咧咧毫无顾忌。和父亲一样,她一度也推崇“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然而6年前,父亲确诊晚期结肠癌,动手术吃尽了苦头。父亲脾气倔,始终不肯承认他的病与饮食不卫生有一点关联。依然长期吃剩饭剩菜,用了40年的木制碗柜,早已霉迹斑斑,他仍不肯换新的。结果又得了腹膜炎,去世前疼痛难忍。或许因为母亲从小生活在农村,体质好一点。加之很早就确诊糖尿病,每天进食很少,父亲那些病她侥幸没染上。
父亲去世后没几天,母亲就换掉了碗柜和所有的碗筷。一向节俭的她,再也不吃剩菜剩饭了,宁可少烧点,哪怕不够吃。母亲常絮叨父亲最后几年,几乎花光了一辈子的积蓄,还拖累我们经常去医院陪护。她不能再来一遍了,儿女生活压力都大,不能给晚辈添麻烦。
我们当然不希望母亲有过大的思想压力,不过觉得她自我调整生活习惯,并且加强了日常锻炼,也是件好事。父亲去世后,母亲的精神状况反而好了许多,“三高”都有所缓解。
终于理解了,年纪越大胆子越小,是因为责任感越来越强了。这种责任感倒逼母亲优化自我健康管理,或许能使她更加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