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赚钱的基金又跌了

投资者应该怎么止盈?


  本报综合报道 权益资产在经历了开年后的快速上涨后,近期转入横盘拉锯,但不少板块也积累了不小的涨幅。不过投资中一向是“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市场本就具有周期性,涨多了就会跌,账户达到了一定的盈利之后,也就需要适当的止盈锁定收益。
  
▶▷该怎么提前锁定收益,及时“落袋为安”?
  “什么时候赎回”不仅受到个人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市场判断的影响,甚至还会因为买的基金类型、买入时点不同、整体仓位不同,最终的操作完全不一样。但是为了避免追涨杀跌,克服心理焦虑,投资者必须要对自己的投资思路和卖出计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般来说,在市场与账户的双向结合现实下,也就是“市场涨幅达到了”和“达到心理预期”,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肯定是最好的止盈时机,大家在设定止盈线时也可以朝着这个方向靠拢。
  
▶▷如何制定一个可操作的“止盈指标”?
  这里提供几个指标供大家参考:一、目标收益率。以权益型基金为例,在具体目标设定上,可以参考年化15%止盈线。翻看权益类基金指数的历史数据会发现,经历了牛熊交替涨涨跌跌后,年化收益基本就在15%左右。这是一根不会轻易、达到、但是踮踮脚努努力能够实现的收益,可以作为止盈的参考依据。二、最大回撤。在制定目标收益率的基础上,可以再制定一个目标回撤率,比如“目标收益25%+最大回撤10%”,在基金收益达到目标之后如果仍看好后市表现可以继续持有,如果持续上涨就继续持有,如果市场下跌基金达到最大回撤值时立刻止盈。三、指数估值水位。针对指数基金而言,可以重点关注指数的估值水位。PE(市盈率)、PB (市净率)是常用的估值指标,PE平时更加常用,但对于固定资产较多、周期性较强的行业,比如钢铁、有色、房地产、券商等,适合参考PB(市净率)。
  需要注意的是:参考估值去止盈更侧重从安全的角度去止盈。估值低并不意味着马上会上涨,而估值高也并不表示指数之后就一定会下跌,仅仅表示安全边际可能相对较低,风险相较低估值时较高,并不能绝对指征市场后续涨跌。
  
▶▷止盈也不是简简单单卖出
  每一种止盈法的止盈点都是根据过往数据及经验进行的总结,在实际的市场操作当中,仍然存在踏空的可能。见好就收,一旦收益达到或者超过目标,就全部赎回所有基金份额,适用于目标明确、保守的投资者。分批退出,分批止盈,如达成了目标收益率,可以适度降低卖出的比例,比如每次止盈1/3,留部分观察后市行情。如果市场还处于上升阶段,未赎回的部分还能继续享受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同时还避免了未能及时获利了结情况的发生。
  最后,也需要提示大家,止盈并不意味投资就此结束了。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如果对于长期和复利拥有期待,不妨定投。滚入再投入,周而复始,方能在长期投资中收获希望!
  (华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