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官地武术馆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授匾典礼暨黄庚宗师诞辰68周年纪念活动

400年乡村武馆走出大宗师


  颁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

文/茂名晚报记者黄楚凡通讯员黄南黄勃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黎雄
  拥有400多年历史、培养出大批武术大师包括11位体育学院大位体育学院大学生、近年获金牌200枚的茂南区枚的茂南区官地武术馆,3月1818日在茂南区鳌日在茂南区鳌头镇官地文化中心举办“官地武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授匾典礼暨黄庚宗师诞辰68周年纪念活动周年纪念活动”。”一批省内外武术界著名专家学者教授、黄氏文化研究中心、省内外表演团队及逾千名来宾参加活动。
  历史:参加高州府试获封“侯千总”
  据悉,历史以来,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官地人就传承了闽南福佬民系的“尚武”传统,从明朝崇祯年间开始习武,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村民黄瑞图参加高州府比武,得第一名,获赐“武略超群”匾,官封“侯千总”。清朝光绪十九年(1893),黄国鸿、黄国武同榜考中高州府“武秀才”,全村自此掀起习武高潮,开设“耀武堂”“义武堂”两个武馆,聘请著名拳师“粤西三龙”当中的二人任教。其中黄庆龙在三坡仔村任教,培养出后来的著名拳师黄国丰、黄国礼、黄国琚、黄瑚辉、黄珍辉、黄云田等人;而林伟龙在门口巷村任教,培养出黄大京、黄刘步、黄厚初、黄宗章、黄大宪等著名拳师。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尚武精神的官地人忠勇报国、前仆后继,为保家卫国做出积极贡献。官地武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黄国琚,他当时也深得南拳王林伟龙宗师真传。黄国琚一直在鳌头、电白、吴川等地武馆受聘授徒,培养出一批批武术英才,尤其是他的几个儿子黄庚、黄森、永任、黄良武技更为突出,几十年来远近闻名。
  宗师:崇武谦虚提掖后学
  在官地众多武术大师中,黄庚尤其著名。他出生于1955年1月,现年68岁,是粤西著名拳师黄国琚之子。黄庚自幼随父习武,天资聪颖,勤学苦练,少年成名。他为人谦虚,广交武术朋友,乐于与他人交流与切磋。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先后跟随广东武术队总教练曾庆旺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多次参加全国性武术比赛并获得好成绩。
  另外,黄庚师父自小也学跌打医术,对丹膏丸散的制作和运用非常熟悉。他乐于寻访民间游医圣手,收集、整理和保存散落于民间的残存医术和医籍,常常为村民和附近群众免费疗伤。
  黄庚曾经是国家武术一级裁判、茂名市武术协会副主席、茂名市武术队原总教练、茂名市洪拳研究会创始人(会长),茂名京泰龙狮武术团和林伟龙武馆创办人,为抢救濒临绝迹的粤西洪拳贡献了毕生努力,培养了一大批洪拳弟子。他推崇“武林一家、习武德为先、匡扶正义”的武学精神,赢得同仁和爱好者的敬仰。
  从2000年开始,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粤西洪拳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呈现衰落趋势,习练人数明显减少,官地武馆几乎处于停训状态。到2007年,在黄帝全和黄均尧的协商下,黄帝全请黄庚师父回官地武术馆任教,在众多村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在村中黄明、黄华新等武术名家的协助下,以及在黄康森等乡贤们筹款大力支助下,官地武术馆经过近十年的间歇性停顿后,重新复馆。
  为重振官地武术,黄庚精心教学,队员们勤学苦练,成绩突飞猛进。这个阶段是近代官地武术馆成绩的高峰时期,主要得益黄庚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黄庚师父的武学精神、洪拳情怀,以及精湛的技术体系,一直激励和教育着官地武馆的后辈,被后辈敬为宗师。
  “小南拳王”名声在外,“洪拳三黄”成绩斐然
  黄国琚之子中,黄森、黄良、黄永任被称为“洪拳三黄”。
  黄森早年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1983和1984年两届省武术比赛对练冠军,被誉为“小南拳王”,1984年代表广东参加“全国武术观摩表演交流大会”获优秀成绩,现任广东工业大学体育部武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校武术总教练。
  黄良,从小得黄国琚真传,随父在粤西一带开武馆。1980至1984年间,多次代表茂名市参加广东省武术比赛,曾获得传统短器械第三名,参加茂名市武术比赛获南拳、板凳、长棍等多项冠军。黄良是茂南区资深警务人员,曾担任袂花镇、鳌头镇相关公职,为当地民众打黑除恶、保卫家园做出了积极贡献。
  黄永任,从小也得黄国琚真传,长大后工作于茂名剧团,2013年获全国传统武术比赛洪拳、器械类一等奖,2016年获国际武术比赛拳术、器械类一等奖。
  出访日本的教授黄帝全
  黄帝全是粤西体育武术界的骄傲,很多后者以他为榜样。他最早师从黄国丰,后师从黄大宪学习洪家棍。在黄庚、黄森和黄良的影响下,1986年考入广州体育学院武术系,曾获1989年广东省武术锦标赛自选南拳冠军、传统长器械第一名。现为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工武术队、龙狮队、兵道长短兵队总教练,教育部学生体育联合会舞龙舞分会裁判部主任,教育部学生体育联合会民族传统分会长短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时担任国家级龙狮裁判员、国家级兵道(短兵)裁判员。
  黄帝全是粤西洪家棍大师林伟龙的第四代传人,得到黄大宪“洪家散手棍法”的启示。近年来,他利用“双一流”大学的资源优势,把粤西洪家棍创新转化为现代竞技长兵项目,填补了中国武术长兵项目的空白,现长兵实战项目已成为中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和广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运动会项目。
  黄帝全早年随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日本,凭一张板凳表演武功折服日本武术界,被称为“板凳王”。(本报及省内外多家媒体曾先后均有报道)
  黄帝全一直热心家乡武术馆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早在1991年,黄帝全便与黄康森利用假期回官地执教武术,培养了一批武术新人。在两人的影响和引导下,官地武术馆先后又走出8名武术专业或特长的大学生,为武馆的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武术大师黄康森既做指导又做替身
  官地村民黄康森幼年喜欢武术,198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广州体育院武术系接受中国武术系统教育熏陶,入选武术队。1993年7月毕业后,黄康森以优异成绩考入教育部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设在华南理工大学的“艺员培训中心”学习,半年后,受聘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从事长达两年的港产电影电视艺员工作,参与了多部电影和电视剧的武术设计、指导和替身工作,用精湛的武艺诠释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官地武术界争光。
  现为企业家的黄康森不忘初心,感恩社会,反哺家乡,先后捐资成立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奖学基金,积极参与粤西江夏黄氏宗亲公益活动、官地小学建设、官地文化中心建设和武馆资助等项目,为当地的教育、文化、公益工作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小辈武师创出大成绩
  村民黄文城、黄文灯,自幼跟黄庚师父在村中习武,多次代表国家、省、市参加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内地和港澳醒狮邀请赛等一系列国际武术、醒狮交流赛,先后获得3次国际舞狮比赛冠军、8次亚军,12次国内冠军的辉煌成绩。
  2019年4月28日,黄文城、黄文灯两人正式拜入黄庚师父门下,成为他的入室弟子。
  黄文城现任广东省武术协会洪拳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武术协会科研部教练员,茂名市武术协会教练员,茂名市洪拳研究会会长,官地武术馆教练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考评员一级(洪拳)以及国家二级社会指导员、国家三级武术裁判员。
  黄文灯现任广东省武术协会洪拳专业委员会段位推广部副部长,广东省洪拳专业委员会茂名分会会长,广东省武术协会科研部教练员,茂名市武术协会教练员,官地武术馆教练员,中国武术六段以及国家考评员一级(洪拳)国家二级社会指导员、国家三级武术裁判员。
  近年成绩:金杯30个金牌200枚
  官地武术馆传承了400多年历史,代代相传,人才辈出。尤其近30年来,学员们在参加国内外武术、醒狮比赛中,荣获金杯30多个、金牌200枚、其他奖项一批的辉煌成绩,“官地武术馆”的再度享誉粤西。2011年11月13日,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宣传部负责人、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实地调研官地武术馆后,对官地武术为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当即挥毫为官地武术馆题词“武术之乡”。
  2012年省武术管理中心副主任、省武术队总教练、中国“南拳王”黄建刚等带领省武术协会领导来调研官地武术的发展,高度肯定了官地武馆在传承和发扬粤西洪拳的作用。
  官地武术馆业绩和官地武术文化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茂名日报社、人民网、新华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权威媒体报社,曾先后多次对其进行报道,使官地武术享誉中华武术界。
  一直以来,官地武术馆除了发扬和传承粤西洪拳文化外,更注重体育人才培育。多年以来,该村以武术为专项(业)考上高校的人员有11人,为广东之最。
  据了解,这次官地武馆所获得的是省级(茂南洪拳)和茂南区级(官地高脚狮、官地洪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官地武术家们用他们的赤诚之心,为茂名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文化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奉献了一份应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