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海拔800米!
信宜这里有一个400年老墟




400年历史、海拔800米高!云开墟,一个在云开山脉腹地的墟市。在这样的地方趁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和过去相比,新时期的云开墟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这里趁趁墟!
文/茂名晚报记者李光耀
图/茂名晚报记者张富
探寻历史古墟
云开村,位于信宜市钱排镇东北部,北接罗定分界镇。云开村处于云开山脉腹地,是一个高山小盆地,平均海拔800米,村北部的龙须顶海拔1327米。村距离钱排约20公里,与洪冠镇接壤,全村人口6800多人。
在山区村而言,云开村算是一条大村。这里还是一条红色文化村。走进云开村,耸立的烈士纪念碑告诉我们,这里的先辈们在革命战争时期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村边河道边的民族文化广场又告诉我们,这是一条少数民族村。村委办公楼旁边有一座保存较好的约200年的一座老屋,显示了该村的历史底蕴深厚。
云开墟是村委办公楼前一段街道,逢1、6是墟日,即每月的1号、6号、11号、16号及21号、26号都是墟期。村书记黄天告诉记者,在村委会门口前往右约150米的街道,就是老墟,原来的街道上铺的是白色的鹅卵石,整齐漂亮,约在10年前铺水泥路时将其覆盖,原来的老式砖木结构的房子也陆续被村民拆了建成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街上原古老的味道,除那座老屋外,其他已不再现。
据了解,云开村属纯客家村寨。早在明清时期便建墟,有店铺30多间,成为山区一带农贸产品交易集散地,并与广州的商行接驳汇兑业务,开信宜汇兑业务的先河。
据黄天介绍,十多年前,村委正对面的几间房子原来就是木质结构的“客栈”,南来北往的商客到此就是在客栈歇脚的。据县志及当地流传下的族谱可知,在明清时代,这里是附近几个镇去广州的驿道。从怀乡、钱排、洪冠方向来的挑篮的客商,到此都要歇歇脚,住上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才出发往罗定,上船去广州。现在,这些客栈已没有了痕迹,都建成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民房。据介绍,有些“客栈”主人的后代已将祖业卖出,搬到了广西发展。老墟街道不大,汽车出入已受限,街上人稍多点,就难以行车。
老墟的样子,现仅存在于老一辈的脑海中。
体验古墟新面貌
云开小学就在村委会的后面,是一个有着60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老墟”路段是学生出入的主要通道。上课的日子,墟上的人流不少,每逢墟日,街上就很热闹。这些人流也让有生意头脑外地小商人嗅到,近两年来,约20个小商人组团,每逢墟日中午就来到云开。云开墟日,原来村民习惯于当日早上来趁墟的,因这些外地商人到来,现在村民们都习惯在墟日12时后才来买东西。
记者采访得知,这些小商人一般以罗定人为主,成衣、日用五金、农具、果苗、禽只、果菜等二十个档口在村委会前的街道上两边摆开经营。
云开村特色经作物是三华李,在老墟中原来铺面中,出入已没有新街上方便,在三华李的交易中已发挥不了作用,村中三华李的收购点都设在村道边和方便车辆出入的村民家。
云开墟,山高林密,在旧社会,人们出行都是靠步行肩挑。2006年完成了钱排镇至云开村段道路硬底化,2015年完成洪冠镇垌尾至云开村段以及云开村至罗定市分界镇段道路硬底化工程,彻底解决了云开村的出行难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销量。
近年来,村容村貌更是一步步改善,目前,该村正着手打造“红色引擎”,以“红色引擎”助推乡村“绿色发展”。有着400年历史的云开墟,正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