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马踏镇探索乡村治理积分超市新模式
茂名晚报讯 记者陈琴通讯员杨进福徐海铭 近日,茂名晚报记者获悉,电白区马踏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治理,运用积分制,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该镇依托驻马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资源,以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黄羌村为试点,自去年10月开始用“粤治美”平台探索基层治理积分制实践,目前系统已经导入用户202户,并按片区建立22个小组,通过建立制度、制定规则、规范流程为探索积分制治理做好基础保障。
马踏镇黄羌村积分制围绕爱国守法、文明乡风、安全稳定、人居环境、国土基建、带头示范、公共服务7大方面展开,并融入到村规民约中。积分制是在村党支部的统筹下,对本村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进行量化积分,对村民进行评价排名,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让积分制将以往模糊且非形式化的村规民约清晰化,制定了具体可量化的指标。通过积分制系统有助于基层治理能力的标准化,使乡村中各个行动主体都有规可依。
该镇在最初积分管理基础上,通过探索推行“积分+党群”制度,发挥党员乡村治理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党员志愿服务、网格员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把示范村创建的“1+3+N”元素,通过“云党群服务中心”平台融入“村规民约”,探索乡村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通过探索推行“积分+宜居”,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将人居环境整治评比红黑榜和积分制平台结合,对各户、各村进行积分排名和公示,并对红榜进行奖励。此外,按照积分的数值,村民可以兑换相应的生活必需品作为奖励。通过探索推行“积分+数智”,提升村级数字化治理水平。在党群服务中心和“粤治美”平台设立线上、线下民声服务窗口,建立党组织与群众沟通交流新平台,并明确村民向村委提意见建议且被采纳的,可加积分。通过试点积分管理制度对门前“三包”、四小园打造、乡村建设、治安防控、矛盾化解等事项进行规范,同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奖励融入到积分制中,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村庄公共事务行动中来,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