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线路上的“眼科大夫”


  茂名晚报讯 通讯员谢斯炜 朱和平 随着高铁出行的普及,搭乘高铁往返于茂名与广州两座城市之间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首选。
  春运期间,客流量不断增大,每当夜幕降临,广州局肇庆信号水电段茂名信号工区的信号工们就会走上线路,默默守护着茂名站的信号设备安全。
  信号设备就像是列车的眼睛,一旦信号设备出现故障,列车将寸步难行。检修信号设备是技术含量很高的“绣花”活,白天列车高速运行,这群“眼科大夫”的工作都是从凌晨才开始,在深夜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了习惯。
  1月28日3点34分,当最后一趟列车经过茂名站,工长曾晓明开始布置当天的工作任务,重申安全注意事项。
  当天他们的作业任务是从凌晨4点到7点对茂名站的10架信号机进行一次全面巡视检查。“春节前夕我们对管内的每一台信号设备、每一个接口、每一颗螺丝都进行了细致认真的检查,现在节后,我们还要进行一轮巡视,确保春运期间设备安全稳定。”曾晓明说。
  作业从零点开始,踏着月色,他们走上线路。出了站台就到了高架桥,桥上寒风凌冽,比地面更冷。顶着头灯,挎着工具包,在路肩上他们行走的速度很快,180分钟的“天窗”作业时间其实并不宽裕。
  工长曾晓明今年50岁,是茂名本地人,对这条线路有很深的感情。“2018年,家乡铁路通了高铁,那时别提有多自豪了。”
  到达进站信号机作业点后,曾晓明开始更换信号机螺丝上生锈了的紧固铁线,“列车快速通过时的震动会影响设备,这些铁丝就是防止螺丝松脱的。”曾晓明一手握着铁钳,一手拿着铁丝,熟练有力地将铁线绕成一个圈紧固在杆件上。
  副工长李明漫打开箱盒,擦拭接点、测试数据,然后对设备外观进行清理、涂防锈漆。每一组信号机巡视完毕后,室外防护员刘军霖都会通过对讲机与室内联络员联系,核对信号机灯位。夜晚室外温度只有7摄氏度,虽然穿着防寒服,他们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用力跺着脚。
  巡视完东头的5架信号机时钟刚好转到5点,他们没有片刻的休息,又赶往车站西头巡视。夜色和月光被寒风渐渐吹散,桥下的村庄里响起了鸡鸣声。“天窗点也快要结束,大家再加把劲,一定不能留下任何隐患。”曾晓明对职工们说。
  铁路信号工不像列车员、客运员那样与旅客直接面对面地打交道,被人熟知,但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业务技术,做好设备维护工作,为列车安全和旅客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