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电白学校 初一(9)班 熊乐乐 编号:222701 指导老师:王利萍


  随着时间长河的流动,万物都在发生变化:古猿进化成直立人;华夏分分合合;各种制度的变更……人类的沟通方式也有了质的飞跃:由书信变为了电子设备,方便了人们的沟通。“沟通是一门艺术”,有声的沟通能简洁明了地表达意思,无声的沟通让人回味无穷。
  摊开历史画卷,映入眼帘的是:敦煌壁画、司母戊鼎、五铢钱,南朝青瓷莲花樽等,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繁华与衰亡。如今,它们以无声的语言,与我们讲述历史的故事,诉说着那些朝代繁华的都城是何等的热闹,衰亡又是何等的悲惨。
  艺术的美妙在何处呢?不是那华丽的词汇,也不是那绚丽的色彩,而是艺术家们在作品中那真切的情感。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把他的豪情壮志注入了这首诗中,激励了无数位于黑暗时候的人们;他还在《静夜思》一诗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把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投入到了这首诗中,勾起了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完成了一场心灵上的无声的沟通,一场情绪的共鸣。诗人杜甫写过:“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它在无声中表达了一种悲感,对于一个繁华朝代落幕的感叹。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在日本军队让他登台表演京剧时,他做出了无声的抵抗:他注射了三针伤寒针,发起了高烧,险些丧命;他蓄起了胡须,在战争胜利前从未登台。鲁迅先生所处的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正是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远赴仙台留学的先生,弃医从文,用笔杆子敲醒了彷徨的人们。鲁迅先生以无声的语言,唤醒了沉睡的人们。
  当新冠疫情发生的第一时刻,来自五湖四海的医护人员,向疫而行。当他们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们没有说自己有多么伟大,而是默默地挑起重担。在2020年4月4日时,全国人民为他们默哀,虽然没有声音,可那悲哀的神情,却触动了我的心。那悲哀的神情,比那直白的话语更触动人心。
  有的时候,那没有声音的沟通,却能令人回味无穷,能直达你的心灵。那一次次无声的沟通,是一次次文化、思想、情感的碰撞,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