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翅、飞水、油炸、上椒盐

蝗虫“飞”上餐桌成了美食


周标给蝗虫添加草料。 茂名晚报记者张富摄

网棚内密密麻麻的蝗虫。

  茂名晚报讯记者李光耀在信宜市镇隆镇德乔村临江边一片蔬菜大棚中,有一个棚内加建一个用不锈钢网严密封闭的网棚,里面养着密密麻麻的蝗虫,这些蝗虫成虫后将走上海南等地人们的餐桌,成了“野味”。这个大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野味”,成了一个“聚宝盆”。近日,茂名晚报记者来到德乔村,探访这个“聚宝盆”。
  周标是这个养殖蝗虫大棚的负责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棚内忙着将一堆细砂翻拢着,拢成平整的一堆。这一堆细砂是给蝗虫产卵用的。
  蝗虫,是公认的害虫,它危害庄稼,满天的蝗虫飞向庄稼地就成了“蝗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然而有不少地方的人专业养殖蝗虫走上致富路。信宜人周标养殖蝗虫已有十年,走上致富路。
  在这个棚中,一条过道两边建有60个小栏,每栏约30平方米,用细网密封,设有方便出入的门。每个栏中间架空放着一排新鲜甜象草。这些草就是蝗虫的食料。据介绍,蝗虫饲养经济效益高,首要是因为饲养成本低,绿色环保,营养价值高,成为餐桌上罕见的野味。蝗虫饲料来源广,蝗虫为植物性昆虫,以植物叶片为食。“三亩大棚相应要有30亩地种草,我租了几十亩地种植甜象草,有时也去河边割一些其他草。”周标说。黄竹草是蝗虫最佳食料,养出的蝗虫蛋白最高。
  养殖蝗虫,建设大棚是主要成本。平时主要人力就是去割草,每天都要在栏内铺上一层新鲜草料。棚内的工作,他一个人可以处理30个栏。
  养育蝗虫十年,周标已建起了成熟的销售渠道,现在他每天都有货发,一天销售两三百斤不是问题。一个栏出货后,经简单清理,第二天就可以进幼虫培养新的一批。成虫的速度视气温而定,以目前的天气,早晚温差较大,现在棚内是30多度,需40多天才可以出品;如在夏天,棚内温度高达50多度,35天就可以成虫出品。
  周标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个栏一般可出成虫100斤,以他的条件与技术,一般一个栏有8到9批,以目前的出货价一个栏一年产值有4万元。养殖成本占百分二十至三十。他的货主要销往海南香港等地,上了餐桌就成为难得的“野味”。在香港的终端市场,最高可达300元一斤。在海南一些地方,人们买蝗虫就如我们买青菜一样普遍,市场价格在80元左右。“去翅、飞水、油炸、上椒盐”是基本的做法,蝗虫就成了高蛋白美味。
  “蝗虫容易养,但没有技术还是不行。”周标说。据介绍,以前信宜有三四十人养殖蝗虫,现在只有他与另一个人在养。看来掌握技术与有销售渠道两者具备,才可以行稳致远。
  蝗虫除了上餐桌外,作为人们养鸟、养黄蜂的饲料还有一定的市场。据介绍,在北方一些地区还可做成罐头,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到日本、澳大利亚及东南亚各国。

相关链接
吃蝗虫有什么好处和危害

  吃蝗虫有以下好处:
  1、高蛋白
  蝗虫是一种昆虫,任何一种动物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蝗虫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因此,烹饪出来之后非常美味。
  2、低脂肪
  现在人们最怕脂肪摄入的过多,现在人们追求的是健康的身材,不想吃太多含脂肪很高的食物,而蝗虫是一种低脂肪的食物,身体里除了碳水化合物就是蛋白质,是一种低脂的食物。
  3、低热量
  因为蝗虫体内的脂肪含量低,碳水化合物也不多,所以,这是一种低热量的食物,但是因为蛋白质含量高,因此,又有高能量,是一种低热量高能量的食物,特别符合人们对美食营养的要求。
  4、含有丰富的卵磷脂
  尤其是母蝗虫体内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而卵磷脂对人体的健康非常有帮助,卵磷脂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血管,还能够增强人的记忆力,促进大脑的健康。
  吃蝗虫有什么危害?
  吃蝗虫容易过敏。蝗虫、蝉、蚕蛹、虾这几种食物都含有甲壳质,具有异种蛋白,食用后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不容易过敏的人吃了以后不会有事,但容易过敏的人吃了以后就会出现不适,抢救不及时甚至会丢点性命。容易引起过敏的蛋白质常见食物为牛奶、黄豆、花生、蛋、鱼以及甲壳类、海鲜等。但蝗虫、知了等昆虫也富含高蛋白,但是由于虫类的食用人群较少,病例也少。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昆虫“爬”上餐桌,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当心,昆虫所含的异种蛋白比肉蛋奶更易引发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