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调理秋季不气郁


  十月已至下旬,随着秋意渐浓,气温降低,不少人出现了咽喉部有异物感、乳房胀痛(女性)、食欲减退、睡眠较差、惊悸怔忡且健忘等症状,专家表示,中医认为这些症状均属于“气郁”。
  据悉,气郁乃“气机郁滞”,形体瘦者多见,平素面貌忧郁、神情烦闷不乐、胸胁胀满、喜叹息等也是气郁常见的症状。
  “气郁在先,郁滞为本,故疏通气机为气郁者的调整原则。”专家介绍,对于气郁体质的人,调理的基本药方为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除用药外还可以通过饮食保健和运动保健进行调节。
  气郁体质者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舒畅的潜在倾向,可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效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黄花菜、海带、海藻、橘子、柚子等;可多食具有行气功效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韭菜、茉莉花、玫瑰花、茴香、大蒜等。
  气郁体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以免阻滞气机,令气滞血凝。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淇淋、冰冻饮料等。睡前应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生命在于运动,机体气血津液不停运行,若运行不畅通,就会出现各种疾病。”专家建议,气郁体质的人,可每天进行30分钟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
  (薛仁政王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