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信宜包联共建聚力同创文明城
茂名晚报讯记者吴祖光通讯员高干信宜市启动了“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城区包联包创”工作机制,按照统筹兼顾、相对均衡的“一盘棋”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构建全民参与、全面覆盖、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网格管理格局,把网格化包联包创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为本周期成功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率下,高位推动
该市将城区建成区的8个社区定为责任区域,每个社区划分为3个责任网格,共24个责任网格。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各挂钩2个社区,每个网格由1名市领导挂钩,1个单位负责牵头,3至5个单位负责包联,市区共100个单位参与包联包创。包联包创范围包含责任网格内的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等与文明城市创建相关的组成单元,责任区与责任区之间不留空白、无缝衔接,实行网格兜底,实现创建工作全覆盖。
六月下旬以来,该市统一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专题活动12期,包联单位组织发动参与活动的志愿者累计8000多人次,成百上千的“志愿红”在信宜市城区街头巷尾画出一条条“纵横线”,织起一张张文明创建服务网。截至目前,全市包联包创单位共入户走访市民群众3万多户,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纪念品12万份,开展文明行为引导3900多人次,集中整改“十乱”问题190宗,群策群力提升城区颜值和市民群众文明素养。
压实责任,配合联动
包联单位常态化抓好包联网格创建工作,按时组织干部职工志愿者参与创建活动。每周周二、周五下午,各包联单位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纷纷来到包联网格开展环境卫生清洁、保洁和公共秩序提升行动,同时,包联单位发挥本单位资源优势,积极帮助社区解决创建工作的实际困难。
东镇、玉都街道办积极落实创建任务,同时统筹、协调、指导社区的创建工作;督促辖区内的相关主体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协助市包联单位开展包创工作。各社区积极对接街道办和市包联单位等各方工作资源,安排专人负责联系、配合街道办和市包联单位开展工作;按计划和要求组织开展各项创建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切实提高社区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教育、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落实行业管理责任,督促指导学校、工地、市场等行业落实文明城市创建任务。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
信宜市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市民对城市治理的参与权,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管理。
采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方式,依托电视、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和视频号等载体强化宣传动员,目前,已推出相关新闻稿件及短视频110多篇(条),发动自媒体转发相关稿件520多篇次;并让广大群众通过“门前三包”、随手拍举报、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到城市治理当中,凝聚起各方参与“创文巩卫”的强大合力,共创共建共享文明城市。
媒体监督,专项督查
官方媒体、民间自媒体监督与专项督查相结合。5月26日起,信宜市融媒体中心旗下的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及本地50多个主流自媒体组成“宣传矩阵”,对城区存在的“十乱”现象进行适度曝光;6月下旬以来,“宣传矩阵”对城区包联包创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及时报道,并对“十乱”整治情况进行“回头看”,截至7月26日,各种媒体累计推送图文和视频相结合的推文510多篇次,阅读总量达11万人次。
与此同时,该市从各单位抽调18名成员组成监督验收组,从6月27日成立至今,已开展了9次督查工作,累计督查出问题280多宗。目前,各包联单位协助整改了180多宗,其他问题已根据职能反馈至各相关单位,要求各单位明确整改时限,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精细化、科学化、常态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