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医生提醒:牙齿疼要警惕牙隐裂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吃东西时会出现牙齿某一点咬合痛或碰到冷、热、酸、甜的食物时牙齿也会感到疼痛。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就要警惕是否发生了牙隐裂。
近日,市民陈女士因牙疼到茂名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医,“咬了几颗带壳的杏仁,牙齿就开始疼了。”陈女士说。口腔科的李医生检查发现,陈女士牙齿的其中一颗磨牙有严重裂纹,“咬坚果壳碎牙的情况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牙隐裂已经悄悄发生。估计这次她咬坚果壳时用力过猛,牙开裂了导致疼痛。”李医生分析。
李医生介绍,牙隐裂,是指牙齿表面由于某些因素的长期作用而出现不容易发现的细微裂纹。“隐裂纹常常渗入到牙本质结构,是引起牙痛的原因之一。隐裂牙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是继龋病和牙周病之后,成年人后牙缺失的第三大病因。”
造成牙裂纹原因多
那么,牙隐裂是如何发生的?李医生进行了分析。
首先可能是牙齿本身的原因,比如过陡的牙尖,过深的尖窝关系,在牙窝沟的地方,有牙齿咬合力集中的部位,成为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牙齿磨损不均匀出现高陡牙尖,正常的咀嚼力就变成了创伤性的牙合力。另外,如果口腔中缺失牙不及时修复,使其他牙齿承担过大的咬合力,造成创伤性咬合,这些也容易引发牙隐裂。
牙齿能够接受的正常温度为0~ 50℃,如果长期吃过冷过热的食物,冷热温度的循环作用,也会让牙釉质表面出现裂纹,这也是唇侧或者颊侧牙面上发生隐裂的原因。通常,牙隐裂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的后牙咬合面上,最常见于上颌磨牙,其次是下颌磨牙和上颌前磨牙。
“生活中,一些不良习惯也容易导致牙隐裂的发生,包括过度使用单侧咀嚼;夜磨牙;竞技体育运动时不带牙齿保护套等。另外,用牙齿咬坚果硬壳,一些男士习惯用牙开啤酒瓶盖,直接用牙咬骨头、硬物等,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都容易导致牙齿开裂。”李医生提醒说。
发现问题早治疗
牙齿隐裂之所以称之为“隐”,是因为在隐裂纹比较浅的情况下,患者通常不会有明显的感觉,不易被发现。那么,哪些症状提示可能牙隐裂?
李医生介绍说,根据隐裂的不同位置和程度,症状也会有所不同。“接诊当中,很多牙隐裂的患者会说,自己长时间出现咬合痛,特别是咬到牙齿某一部位会引起剧烈疼痛;还有些患者说咬到骨头渣时会出现尖锐的疼痛,但几分钟后,疼痛可以缓解。”
而随着隐裂纹的加深,牙齿会逐步出现冷热刺激痛,尤其是冷刺激尤为明显。而当隐裂纹接近牙本质深层时,可能出现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炎的症状,这个时候患者常会出现自发性疼痛,也就是不刺激也会疼痛,夜间疼痛加剧。如果出现牙神经化脓性炎症,则会出现“热痛冷缓解”,表现为口含冷水或者冰水疼痛缓解的情况。慢慢还会出现咬合痛,感觉牙齿长长了,在咬合时,这颗患牙会引起疼痛。所以,一旦发现了牙隐裂的苗头,如一咬合就疼,应及时就医,防止裂纹越来越大或引发其他口腔问题。
“即使对隐裂牙做了相应的处理,愈后依然不能肯定,因为不能预见隐裂纹是否还会向牙齿深部延伸。所以平时还要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定期口腔检查。”李医生提醒说。
如何避免牙隐裂
如何避免出现牙隐裂的情况?李医生建议:进食时,避免用力咬到硬质食物,如冰块、骨头、硬糖等;避免用牙咬开坚果壳子或有坚硬外皮的食品,学会借助工具来代替牙齿。最好不要经常用一边口腔咀嚼,分散使用,让不同牙齿分担压力。发现夜间磨牙后应尽早就诊。(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