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化州多举措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茂名晚报讯 近年来,化州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着力在拓展途径、强化措施、丰富内容上用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融入学校德育和教育教学工作,多举措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强化实践养成 优化育人环境
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和“童心向党”教育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爱党、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全体师生参与。组织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加强学生劳动意识和奉献精神教育。组织评选宣传新时代好少年,全市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知率达100%。
各学校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搭建各类实践平台。各学校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帮助未成年人培养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
开展以“好心校园”为主题的文明校园创建,通过文化墙、“好心文化”书画长廊、专题黑板报、校园智慧云平台、法治展览、专题讲座等形式形成了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环境;利用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平台”“安全教育平台”等网络拓展法治知识;定期召开法治讲座、法治报告会,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切实提高师生法律意识。
系牢家校纽带 发挥共育作用
利用班级微信群、QQ群和学校微信公众号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形成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相互补充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积极向家长及社会宣传法治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提高法治观念;鼓励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教师评价中来,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使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家校联动,召开该市家长学校推进工作会议,促进中小学家长、学校建立家委会,通过教育系统新媒体途径推送各类家教文章,开展家庭教育公开课,累计参加学习家长数百万人次。
注重课堂引领 突出思想教育
通过上好思想政治、社会实践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发挥体育、艺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强健体魄,强化艺术素养;开设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好法治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举行“唱文明之歌,做四好少年”“我与‘孝’同行”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用感恩之心做感恩之事。
加强学生法治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禁毒预防教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名班主任工作室送课下乡。
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围绕德育、艺术、体育、科普类四大科目,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开设的课程做到一月一主题、一宫一特色,并支持农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完成红色图书角和设施设备。
关怀未成年人 推进思政建设
联合该市相关部门落实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开展第23次全国“爱耳日”、第27个全国“爱眼日”等宣传教育活动,助力全市中小学健康事业发展,提升精神文化水平效果显著。
积极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组织走访学生,关怀留守儿童、关注单亲家庭、帮助孤儿,并为困境儿童送上节日的温暖。 (马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