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持续,我市气象部门提醒:

高温户外作业做好个人防护


▲气温高企,工人在户外作业。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岑稳摄

▲气温高企,工人在户外作业。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岑稳摄

  ▲中午时分,外卖小哥顶着烈日为顾客送餐。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岑稳摄

扫一扫,看视频

  茂名晚报讯 记者冯小飞 通讯员谢韶 高温炎热天气持续,露天作业或者高温岗位作业的人员就要接受严峻的考验。我市气象部门提醒,持续高温对户外作业等有不利影响,建议做好防暑防晒等相关工作。除了作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外,用人单位也应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
  据悉,中国气象学上一般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称为高温。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世界气象组织建议高温热浪的标准为日最高气温高于32℃,且持续3天以上。
  高温作业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高温强热辐射作业,这类作业温度高、热辐射强度大。常见于冶金、陶瓷、玻璃、铸造等作业。第二类为高温、高湿作业。这类作业温度高湿度大,热辐射强度一般不大。见于纺织、印染、井下等作业。相对湿度可达80%~90%。第三类为夏季露天作业。主要为从事各种农业劳动、野外考察、露天装卸、建筑、外卖人员、环卫作业和从事军事训练等。除了高气温以外,这类作业常伴有太阳和地面的热辐射,因此暴露的温度会更高。
  多饮水、轮换作业、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
  连日来,茂名出现高温天气,在烈日下不时可见有露天作业人员。“天气真是热啊。”昨天中午11时多,茂名晚报记者看到,在东粤路有4名工人正顶着烈日进行绿化工程作业,脸上早已冒出密密麻麻的汗水。他们说,他们对付高温天气的办法就是戴帽遮阳、多饮水,注意避开高温时段,下午3时再出动作业,做到晚上7时收工。
  在高温天气里,要进行必要的户外作业时,如何做好防护措施?气象部门建议,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应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放慢速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另外需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及含电解质饮料或凉水。当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高度重视,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高温作业人员工间需适量饮水,少量多次饮用。工间按作业温度和强度适量饮水,也可按出汗量补充,宜选择淡盐水。当出汗量>3 L/天时,宜补充电解质-碳水化合物饮品。水或饮品温度10℃左右为佳。推荐少量多次饮用,每次200 mL~300 mL。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以补充汗液中的丢失的维生素,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以补充高温作业消耗。
  而用人单位则应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按照相关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
  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1)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同气温连续作业时间可参照《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技术规范》(WS/T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