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基层人大代表演绎现实版“三过家门而不入”
——访信宜市钱排镇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李彦沛

李彦沛(右一)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群众工作。
信宜市钱排镇现届(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李彦沛,是一名群众口碑良好、日常工作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表现出色的村干部。“听党话、跟党走,为群众服务”是她工作的座右铭。2021年,她被钱排镇党委、政府授予“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乡村振兴女标兵”等荣誉称号。她,就如一朵不起眼的山花,平常而芬芳。
“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责任”
李彦沛对人大代表的深刻认识,始于12年前的信宜“9·21”洪灾。2010年9月21日,钱排镇遭遇了百年罕见的强降雨,山洪爆发,山体滑坡,不少民房和田地被夷为平地,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在这危难关头,李彦沛亲眼看到许多市、镇人大代表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向前,勇敢地站在抗灾救灾的最前线。灾情稳定后,不少代表在自身受灾的情况下,仍带头慷慨解囊,组织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内涵,极大地激励家乡人民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
从那时起,李彦沛就知道,人大代表,这个看似充满光环的称号,不是荣誉,而是责任;不是待遇,而是使命。
2021年9月,在组织和人民群众的信任推选下,李彦沛荣幸地当选为钱排镇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当选那天,她就告诫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就要始终铭记——不忘初心,不负选民。
疫情防控期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人大代表就要为民传声,做到群众冷暖我先知。李彦沛是这样想的,也尽力做到这样。忘不了,长年工作中一次次深入乡村,走访群众,汗流浃背;忘不了,一次次走街串巷征求民意,起早贪黑;忘不了,一次次与群众促膝长谈,问计问策,风雨无阻。
李彦沛既是人大代表,又是村干部,双重的身份意味着双重的责任,需要事事处处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2020年春节,大年初二始,当地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就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日夜奋战,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过假,工作“连轴转”。那段日子,李彦沛每天早出晚归都经过父母家门前,却没有时间停下来跟他们说上一句话。看着两老孤独蹒跚的背影,每次她的眼睛都会不自觉地湿润。但是防疫非常时期工作繁忙,时间紧任务重,就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健康平安。
小时候书本上读到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想不到现实中基层干部却在一次次经历。
“不忘初心,不负选民”
这两年,李彦沛又先后被抽调到镇里开展县域副中心项目建设和“中国李乡·山水双合”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征地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起初有些农户不仅不支持他们的工作,还大声辱骂他们。刚开始时李彦沛彷徨过,心里感到很委屈,但想到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她又充满了信心和干劲,坚持和同事们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农户的思想工作,跟他们聊形势、谈发展、讲道理、说前景,使他们逐渐改变态度,越来越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
这两年参与项目建设,多是野外工作,翻山越岭,很累很苦,而且经常夜以继日,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也很烦心,时常感觉焦头烂额的。但是,当看到一条条民情民意变成建议被采纳,一项项民生实事得到重视落实,一个个发展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家乡的面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彦沛就觉得自己所受的所有苦和累都值得。李彦沛和同事们用努力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用行动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李彦沛说,也许,人大代表的生活里没有鲜花,但是,他们认定,群众满意的笑容就是最灿烂的鲜花;也许,人大代表的工作中没有掌声,但是,他们认定,人民群众动情的心跳就是最热情的掌声。李彦沛说,今后仍将依法履职,不忘初心,不负选民……
(茂名晚报记者许铭和通讯员陈子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