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阅读心得 分享精彩看点

茂名读者共品本土长篇小说《向家湾》


创作交流会现场。

《向家湾》作者向梅芳。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林夏陈珍珍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柯丽云
  6月25日,由茂名日报社副刊中心、信宜市文化馆主办的首场读者沙龙活动——信宜市业余文艺创作交流会暨《向家湾》研讨会在信宜市文化馆举行,专家学者、文学爱好者与读者欢聚一堂,以品读向梅芳的长篇小说《向家湾》为切入点,畅谈阅读心得、分享精彩看点、探讨写作技巧。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茂名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向卫国,人类学博士、副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中文系主任区锦联,茂名日报社副刊中心主任吴小英,以及信宜市文广旅体局、信宜市文联相关领导,文学爱好者、《向家湾》读者粉丝共约30人参加活动。
  向梅芳是信宜市文联兼职副主席、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国家二级作家,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广东作家班学员。她热情分享了作品创作情况。《向家湾》创作从最早期的酝酿开始前后历时近十年,讲述一个农民家族五代人的奋斗坎坷、爱恨悲欢和人生传奇。小说的叙事时间从1920年到2020年,地域跨度从粤西南到湘西北。整部小说通过一个农民家族的百年兴衰折射中国百年时代变迁和中国乡土文化传承的历史命运。目前,《向家湾》正在500多家图书馆上架。
  与会嘉宾踊跃发言,围绕《向家湾》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艺术价值、架构搭建、情节设置、人物塑造、细节描写等方面进行探讨,小说《向家湾》的出版发行是信宜文学创作领域的喜事和突破。小说迂回曲折,情节扣人心弦,历史底蕴深厚,乡土风情氛围浓烈,涉及知识面广,整部作品波澜壮阔,是一部好看、耐看的长篇小说,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热烈反响。
  吴小英在会上介绍,茂名日报社作为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之一,是展现地方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平台。茂名日报社副刊中心主要负责茂名日报和茂名晚报两报文艺副刊,有责任去深度挖掘、探寻以及展示本土文化,努力打造本地文化品牌,更好地传播与推介本地文化。今年4月,茂名日报社与茂名市图书馆携手共建了茂名首个读者沙龙活动基地,本次活动作为首场读者沙龙活动,举办得很成功,也很有意义。接下来,茂名日报社将通过举办本土作家的作品研讨、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文化活动,积极推介和传播茂名本土文化,共同努力把读者沙龙活动打造成为茂名文化品牌。

  向梅芳是茂名本土比较高产的作家,近年来连续推出了系列的作品,从纪实文学“南洋客”三部曲【《百年风华——李孝式传奇》《南洋客和他们的后裔们(上)——广东人的马来亚往事》《南洋客和他们的后裔们(下)——远去的南洋》】,到现在出版的长篇小说《向家湾》,这样的创作量,在茂名为数不多,对茂名、尤其是对信宜文学的发展,无论是从高度,还是宽度上来讲都是有贡献的。这部小说,在某种意义上也打破了茂名文学在小说创作方面长期没有突破的一个僵局,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我衷心希望,以这部作品为一个好的开端,茂名能有更多的作者推出更多的优秀小说作品来。
  小说《向家湾》时间跨度百年,空间上从“粤西南”到“湘西北”,驾驭起来,难度较大。作者巧妙选取了每一代人的代表性人物来进行叙述,同时把不同地域的不同的风俗人情、文化通过有关故事情节人物连接起来,使得每一个章节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勾连,显示出了作者的艺术匠心。尽管作品对某些情节没有太深入地展开,但是每一个时代的基本面貌,或者中国人在某个时代的基本生存状态,还是呈现出来了,所以小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茂名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向卫国

  向梅芳的小说《向家湾》透着一股“野心”——通过对“湘西北”向家湾向家大院几代人的兴衰成败呈现乡土中国的百年巨变。我们知道,沈从文先生营造了一个“湘西世界”,向老师也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个“湘西北的世界”。从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在大历史背景下的时代、个体的交织,以及个人命运的沉浮与抗争,也观察到命运的链条是如何相互影响、延续。
  小说中一直提及的向家大院的镇宅之宝“铁木大门”,在小说中可以视为向家的物质“象征”;另外一个家族的灵魂象征是“老祖宗”孔朝秀。一人、一物都见证了这个百年家族最辉煌的样子,也与这个家族一同经历过最晦暗的时刻。铁木门虽然是没有自然生命特征的物体,但是物体的社会生命史本身是嵌入向家兴衰成败之中,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也寄托了向家人的诸多情感。可以说,这里的门就是“家”的象征,它是向家历史的见证者、经历者,它的出现、它的经历、它的遗失以及失而复得隐喻着向家的兴盛、衰败与复兴,也是预示着时代的变化。
  ——人类学博士、副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中文系主任区锦联

  长篇小说《向家湾》以一位作家的视角从民国写到抗日、从抗日写到解放,从建国写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在向家五代人的生命沿袭中,在家族各人物,主要是女性悲喜的故事里,展现了中国时代的画卷和社会变迁,彰显了母性的光辉,这种光辉不仅仅是人类个体生命的孕育,还包括了农民赖于生存和繁衍的大地,以及人类对乡土的眷念。
  小说分六章叙述,每章又可独立成篇。耐人寻味的人物命运,传奇的故事情节,浓郁的乡土风情,形成了作品鲜明的特色。其中《前尘》和《福建二爹》这两个篇章,无论是人物命运的暗示、故事情节的安排,还是文字叙述的把控,都可见作者的笔力,特别是朝秀和木姐的那段盘歌、向家上梁的习俗,浓郁的乡土气息很有画面感。
  作者在开篇的《玻璃屋》一再提到《红楼梦》的情节,我想,如果说《红楼梦》是一幅绚丽无比的图画一点点撕碎给我们看,那么《前尘》和《福建二爹》则是把破碎后的残垣断壁一点点拼给我们看,比如朝秀和业春的爱情萌芽随着她被至亲卖做童养媳、刘家上下几口离奇的死而后家道衰落、到死了丈夫的朝秀带娃再嫁业春而再子嗣、再到业春等不到孙子降生病死、吴媛媛的惨死、福建二爹的生不如死等等,看得人悲从中来。
  家族小说表现的是一个时间的流动过程,这种流动具有一种历史感。它承载着记忆,让读者通过阅读来感受过往的岁月,在历史的体验中拼装一个民族的记忆和一段家国变迁的剪影。
  ——中国作协会员、茂名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吴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