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电白“父女兵”齐上阵
坚守战“疫”一线

冯绮玲在观海社区御林景苑点引导群众排队。

冯观汉在帮助行动不便的群众进行核酸检测。
茂名晚报讯通讯员廖海燕潘霞这是住在水东街道星荟湾小区的一对父女,父亲冯观汉是电白区人大机关的一名职工,是一名有着3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女儿冯绮玲是霞洞镇一名干部,现在是一名预备党员。水东街道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星荟湾小区被列为防范区,只进不出,这一场疫情堵住了这对父女回家的路,但是没有堵住他们这对父女抗疫的心。
响应号召,“我是党员我先上”
“现在需要组织一批党员志愿者支援疫情防控,请党员报名。”“我是党员我先上。”父亲冯观汉迅速报名,并负责电白区人大机关的车辆调配等后勤工作,确保疫情防控的后勤保障到位。
“紧急通知:需要组织10名党员、团员志愿者支援水东街道抗击疫情,请报名。”“我是预备党员,我报名!”4月4日中午,作为预备党员的冯绮玲看到通知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动员身边的1名党员、1名团员和1名群众报名参加。当天匆匆吃过午饭,她便与其他志愿者一同出发到达管控区内的电白区社保局进行支援,而她家小区星荟湾就在社保局的旁边,站在自己的家门口却不能进,冯绮玲说“能在这里守着自己的家、守着自己身边的人,感觉特别欣慰。”
当天晚上8点,父亲冯观汉站在防范区外,女儿冯绮玲站在防范区内,父亲给女儿递上充电宝,就匆匆离开回到岗位上,这是疫情期间,父女间的一次特殊见面。
面对难题,沉着应对
面对突发的疫情,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底。父女俩回想起这几天的志愿支援活动,才感到一丝后怕。
“在防范区,有群众着急回家,不听劝,骑着电动车想硬闯,幸好被几个警察拦下了。”冯绮玲回忆说。
“我哪里都没去,才刚刚起床,怎么就变黄码了?”
“黄码人员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做核酸检测,你们怎么能这样呢?”
“我昨天晚上都已经做了核酸了,为什么还打电话给我?为什么还叫我去做核酸?”
……
虽然父女俩的支援点不一样,但是在支援期间,都遇到了许许多多的感到困惑、着急、焦虑的群众,给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
“面对这些类型的群众,首先我们要冷静,让他们先说完,我们再慢慢解释清楚,黄码是14天内与确诊者在同一时空有过交叉,都会变成黄码,所以黄码是很普遍的情况,只要三天内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就会转成绿码了。”父亲冯观汉打电话指导经验不足的女儿冯绮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