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公司驻化州新安村委会第一书记牵头促进该村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

80多亩“沉睡”土地被唤醒


  茂名晚报讯记者李君平通讯员叶泽廖香兰严婉荧“撂荒地租给别人,3年后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分到稻谷,好事啊!”村民激动地说。2月11日,在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驻化州新安村委会第一书记牵头协调下,新安镇山合经济合作社与化州市胜文家庭农场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80亩撂荒地将复耕复种,促进绿色生态健康发展,实现粮食增收。
  据了解,新安山合村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村中80多亩的农田已撂荒多年,甚至连田埂都分不清了。为严格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和政策,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保证粮食生产,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驻新安村委会第一书记杨开岳四处奔走联系,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与该村委会成员举行多次研讨会。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牵头促成新安镇山合经济合作社、胜文家庭农场,达成撂荒地复耕复种流转协议。
  2月11日,在杨开岳和新安村委会的见证下,双方签订了协议。据介绍,村民的土地以经济合作社的名义与该农场签订撂荒地复耕复种流转协议,再由农场交给第三方托管、开发和种植。其间,农户与经营主体开展合作经营,有助于实现利益分配。考虑到实际情况,协议规定以12年为期,1至3年免租,4至12年每年租金以实物(即收割的稻谷)结算,并在收割时直接支付。据保守统计,80多亩水田一年可为国家增加20万斤稻谷的收入。
  该举措体现了“村集体整合集中+生产托管”的农业生产托管模式,能有效集中土地资源,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将分散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同一品种进行统一栽培管理,促进节本增收。
  山合村干部陈荣兴说:“对闲置土地进行复耕复种,实现粮食增收的同时促进绿色生态健康发展,对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