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茂名传统文化的拾荒者与点灯人:廖君

“廖君老师是茂名文化的拾荒者与点灯人。”在广东粤西文化圈,这句话早已成为对他最贴切的写照。廖君又名西粤君,广东省知名作家、岭南文化专家。三十余年来,他以笔为犁深耕文化沃土,以足为舟丈量乡土脉络,在年例的烟火中打捞民俗根脉,在潘茂名的传说中梳理“好心文化”的源流,在冼夫人的遗韵中传承巾帼精神,用一生的坚守与热忱,让沉睡千年的茂名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踏遍千山寻仙踪:为潘茂名历史文化立传

“东有葛洪,西有潘茂名。”这位晋代道医不仅是茂名市名的源头,更是“好心茂名”精神启元之一,其悬壶济世、驱瘟抗疫的传奇故事流传千年,却因史料零落而面目模糊。怀着对先贤的敬仰,廖君倾注二十余年光阴,投身于潘茂名文化的考据与传承,成为省级非遗项目“潘茂名传说”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潘茂名历史文化研究首席专家,为还原真实的潘茂名,他循着古籍记载的踪迹,带队远赴江苏、浙江的古村、洞穴与道观,最终找到潘茂名在新都石室拜师、茅山问道的修行遗迹,补上了其二十载修炼经历的历史空白。在文献海洋中,他从《岭表录异》《太平寰宇记》等唐宋典籍到地方文献,系统梳理隋唐以来所有相关记载,编撰出国内首部《潘茂名研究与综述》,清晰勾勒出 “好心文化” 的源流脉络,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图片1.png

2023年3月廖君带领专家团队远赴浙江淳安寻找潘茂名修炼地


廖君的传承从未止步于纸面。他撰写《潘茂名赋》雕刻在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场,成为校园地标,让千年道医的智慧融入城市肌理。促成潘茂名纪念公园与中医药馆建立,推动学术研讨常态化,让炼丹制药的古老技艺焕发新生;在他的奔走推动下,“潘茂名中医药文化”成功入选市级非遗,相关产品走进百姓生活。更通过传统拜师仪式,让“潘茂名传说”民间文学传承至第 13 代,民间潘茂名中医药传承至第 43 代,让文化血脉代代相续。

作为茂名文化名人,廖君走进南方日报南方+直播间向全网讲述潘茂名历史文化,推动拍摄纪录片《潘茂名》,推进潘茂名中医药文化走进北京清华园、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在他看来,潘茂名“济世有奇诀,救人须用心”,与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的理念一脉相承,共同构筑了茂名“好心之城”的精神内核。


笔墨光影话年例:让民俗瑰宝走向全国

年例,被誉为“岭南最隆重的节日”“粤西最盛大的民俗盛宴”,从最初的娱神祭祀发展为融社交、文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承载着茂名人尊祖敬宗、睦邻友好的文化基因,游神、飘色、宴客亲朋等活动绵延两个月,成为粤西独有的文化符号。廖君深知,这烟火缭绕的民俗盛宴,正是茂名文化最鲜活的载体,让这份 “烟火里的传承” 走向更广舞台,成为他的执念。

他耗时数年深入茂名各乡镇,用文字记录年例的每一个细节,用镜头捕捉仪式中的动人瞬间,完成人文纪录片《年例》剧本创作。影片以细腻笔触展现茂名年例核心元素:“祭祀、庆丰收、社会联谊”。预告片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让全国观众首次系统了解这一 “粤西文化名片”。


图片2.png

2025年1月廖君在茂名日报演播厅畅谈年例文化


作为年例文化研究首席专家,他负责完成“茂名市十大文化名片”丛书之《茂名年例》,成为年例经典书籍。在著作《西粤笔记》中,他撰写《年年有例》一文,以饱含深情的散文笔触描绘年例的烟火气息与人文温度,该文成为年例非遗申报的重要文献。通过无数场讲座、访谈,他深入解读年例中独特现象,阐释其与潘茂名文化、冼夫人文化的内在关联,让这份民俗瑰宝的文化价值被更多人知晓。


心怀敬意传冼魂:为巾帼英雄精神续脉

“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始终秉持“唯用一好心”的信念,致力于平定叛乱、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其精神早已融入茂名的城市血脉,成为“好心茂名” 的文化基因。作为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廖君对冼夫人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始终饱含敬畏之心。


图片3.png

2025年10月廖君带队深入浮山冼太庙调研


2001年秋天,他独自开着摩托车从电白县城驱车电城镇山兜丁村,踏遍田间地头实地查找冼夫人遗迹,在史料考证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下长篇散文《千年的礼拜》。文章以深情笔墨回望冼夫人的历史功绩,阐释其精神的当代价值,此作品2010年荣获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中国当代散文奖”,成为宣传冼夫人文化的经典篇目。此后多年,他持续深耕,在《南方日报》等主流报刊发表多篇散文,从不同维度解读冼夫人精神的时代意义。在《西粤笔记》中,他专设“冼夫人遗韵”专辑,通过对与冼夫人相关的庙宇、碑刻、传说的探访与梳理,立体展现其精神在茂名大地的千年传承。他积极参与冼夫人文化节、学术研讨会,大声呼吁加强历史遗迹的保护与活化,推动好心茂名精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让巾帼精神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笔耕不辍铸自信:以著作立言赋能家乡

公务之余,廖君始终笔耕不辍,以文字为刃,雕琢茂名文化的肌理。三十多年来,他累计发表作品数百篇,出版《信念纪》《千年贡园话䘵段》《岭南道》《茂名传》等八部专著,参与编撰书籍23部,撰稿纪录片宣传片30多部。作品不仅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茂名文学史纲》,部分篇章更被收录为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库,让茂名文化走进课堂,浸润年轻一代的心灵。

图片4.png

2025年1月廖君在“烟火高凉”发布会接受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


从《千年的礼拜》到《岭南籺文化漫谈 》《粤海生明月》,到《烟火高凉》系列宣传片,从纪录片脚本到学术专著,廖君的文字如一束温暖的光,如同他作词的抗疫歌曲《温暖有你》,照亮了茂名文化的深层肌理,让更多人读懂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温情。如今,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作协副主席,廖君(西粤君)身兼二十多项学术职务,却依然奔走在文化传承的第一线。他始终以 “拾荒者” 的谦逊,在古籍残卷与乡野民间中挖掘文化遗珍;以 “点灯人” 的担当,用文化讲座、纪录片、书籍等多种形式传播文化薪火。正如他在《茂名,拿什么来爱你》中所写,他用一生的坚守与热爱,为茂名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最坚实、最动人的力量。


通讯员:吴高俭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