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说唱《魅力化州》。
《冼太高凉练兵舞》。
扫一扫 更精彩
茂名网讯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作为茂名“百千万工程”典型样板的柏桥星光璀璨。10月1日、3日,“柏桥夜韵·魅力化州”“柏桥夜韵·魅力高州”两场专场文艺晚会相继在柏桥服务区东区大舞台上演,以非遗传承为脉,以家国情怀为魂,在迷人夜色中铺展两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非遗活态传承 化州魅力浸润夜色
10月1日晚19时30分,随着少儿舞蹈《橘宝晒太阳》的灵动舞步,化州专场晚会正式拉开帷幕。这支斩获茂名市少儿艺术花会舞蹈类银奖的作品,以稚气舞姿再现化州橘红之乡风情,与化州原创歌曲《妃子笑》形成巧妙呼应,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当地的产业活力。
晚会最受瞩目的当属非遗技艺的创新演绎。国家级非遗项目《跳花棚》创新版登场时,表演者佩戴特色面具,循着传统韵律起舞,将傩文化与现代舞台美学完美融合;省级非遗《禾楼舞》则以古朴舞步展现农耕文明的厚重底蕴,两项非遗表演共同诠释了化州“守正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
此外,极具乡土气息与时代特色的表演唱《山村选美男》,将“美男”标准聚焦于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乡村发展的新型农民身上,生动展现了化州乡村对实用型人才的重视与培育,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方言说唱《魅力化州》用本土韵律细数发展成就,歌词中满是家乡变迁的自豪感;配乐诗朗诵《月光下的化州》则以深情笔触勾勒城乡蝶变,让观众深切感受到“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民生福祉……一个个精彩节目衔接紧凑、类型丰富,从舞蹈到歌曲,从非遗到说唱,每个节目都紧扣群众生活与发展实践,真正实现文化润民、文化惠民。
红色基因铸魂 高州礼赞家国团圆
10月3日晚,高州专场晚会接续上演,将家国情怀推向高潮。
开场表演粤剧小组唱《春风满神州》,演唱者身着精致粤剧戏服,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时代主题融入经典粤调,传统艺术与现代内容的碰撞,赢得现场阵阵掌声。随后,舞蹈《轻歌曼舞》以柔美姿态惊艳全场,伴随悠扬婉转的乐曲,舞者用轻盈的舞步、舒展的肢体,将乡村生活的恬静美好与新时代的祥和氛围娓娓道来。弹拨合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将经典红色旋律演绎得层次丰富,以热烈激昂的旋律点燃全场热情。
晚会还以家国情怀为主线串联起精彩节目,舞蹈《冼太高凉练兵舞》以刚劲舞姿再现冼夫人英雄风骨及保境安民的历史场景,呼应着入选国家级非遗的冼夫人信俗中“爱国爱民”的核心内涵;管乐合唱《歌唱祖国》则以雄壮旋律点燃全场爱国热情,台下观众自发挥舞小国旗,整个柏桥大舞台成为红色海洋,气氛热烈非凡;情景剧诗歌朗诵《中秋的月亮》将乡愁与发展叙事相融,抒发团圆情愫;合唱《幸福中国一起走》将个人幸福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歌声与柏桥荔博园的光影秀交相辉映,印证着“文化+文旅”的融合发展成效……一个个精彩节目串联起文化盛宴,也让“文化润民”的理念深入民心。
舞台连着发展 文化凝聚奋进力量
两场晚会虽各有侧重,却共同锚定“凝聚‘百千万工程’磅礴力量”的核心主题。作为茂名农文旅融合的标志性平台,柏桥大舞台的连续演出,正是“柏桥实践”中“文化润民”理念的鲜活体现。从化州非遗的活态传承到高州红色文化的当代演绎,从村K获奖歌手的本土声音到专业团队的精心编排,多元文化表达既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更彰显了县域发展的文化自信。
据了解,本次活动通过“政府搭台、文化唱戏、产业赋能”模式,让非遗“活起来”,群众“乐起来”,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文/图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欧梦霞 李颜东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