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陈年往事

母亲当年的土月饼

罗本森

每逢中秋节,都得买上几封月饼尝尝。但每次都不由想起当年母亲做的土月饼。它没有商店里精致的包装,却很香很甜,吃下去极舒服,一股温馨的味道直透心里,经久弥香。

母亲做月饼,要提前好几天准备。头天晚上,她会把新收的小麦粉或米粉倒进粗瓷盆,加温水、少许猪油和白糖或黄塘,揉面的动作不快,却带着股韧劲,面团在她手里慢慢变得光滑筋道,像块温润的玉。她总说:“面要揉到份上,烤出来才够软,咬着不硌牙。”接着是馅料,没有花哨的蔓越莓或流心,只有最实在的内容——自家晒的南瓜子、炒得喷香的芝麻,还有前一年酿的蜂蜜,偶尔会加几颗碎花生,都是她一点点剥好、挑净的。她把馅料拌好,盛在白瓷碗里,香气能飘满整个屋子,我总忍不住伸手去偷尝,她会笑着拍开我的手:“馋猫,等烤好让你吃个够。”

第二天清晨,土灶就烧起来了。母亲把醒好的面团分成小块,擀成圆圆的皮,包上满满的馅料,再用手掌轻轻压平。家里有个旧月饼模,是木头做的,刻着简单的花纹,她把包好的饼放进模子里,用力一按,再倒扣出来,一个个带着花纹的月饼就整齐地排在案板上了。最后一步是烤,她把月饼放进铺了油纸的铁盘,再送进土灶的烤箱里,火候全凭她的经验——火不能太旺,不然外皮焦了里面还没熟;也不能太弱,不然饼子发不起来,吃着没嚼头。她坐在灶前添柴,火光映着她的侧脸,额角的碎发被汗浸湿,却笑得满足。

等月饼烤好的那一刻,是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打开烤箱,热气裹着浓郁的香气涌出来,金黄的月饼冒着热气,外皮微微发脆,花纹被烤得愈发清晰。母亲会先拿出一个,吹凉了递给我,我咬下一口,外皮松软,馅料香甜,芝麻和瓜子的脆感混着蜂蜜的润,满口都是家的味道。她自己却不吃,只是看着我和弟弟抢着吃,一边擦桌子一边说:“慢点儿,还有呢,给你爸留几个,再给隔壁奶奶送两个。”

后来我去外地读书、工作,每年中秋也能买到各式各样的月饼,包装越来越精美,口味越来越新奇,可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直到去年中秋回家,推开家门,又闻到了那熟悉的香气——母亲竟还在做土月饼,只是她的手不如从前灵活,揉面时要歇好几次,眼睛也花了,看花纹时得眯着眼。她把刚烤好的月饼递给我,说:“知道你爱吃,就做了几个,还是老样子。”

咬下一口,还是记忆里的味道。原来我想念的从来不是那一块月饼,是母亲揉面时的身影,是土灶里跳动的火光,是她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们的心意。如今母亲老了,土月饼也成了难得的念想,但只要想起那股香气,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的中秋夜——月光洒在院子里,母亲坐在我身边,手里拿着刚烤好的土月饼,说:“吃了月饼,人就团圆了。”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