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域 > 化州

脚下沾泥土 产业结硕果

——化州市人大“一线工作法”激活发展新动能

茂名网讯 化州市人大常委会以“百千万工程”和“制造业当家”战略为契机,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用“一线工作法”将监督延伸至田间地头、车间厂房,从农业升级、制造业集群、服务业提质到基础强化全方位赋能,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线听民意,监督架起特色农业“富民桥”

产业振兴,农业先行。化州市人大常委会以“代表联络站”为前沿阵地,打通农业产业服务“最后一公里”。2023年10月,化州市化橘红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揭牌,19名农业、企业领域代表深入橘园、加工车间,与橘农、种植户、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将“会议室”移至产业一线。针对“产业路狭窄影响运输”,代表们对接部门推动道路拓宽;针对“土壤肥力下降、品质不稳”,督促化州市农业农村局邀请省、市专家进村测土,提供精准方案;针对“包装陈旧”,推动设计新款礼盒,实现产品“颜值”“价值”双升。

一年多来,通过“靶向式”监督、“清单化”落实,100多条民生建议、产业诉求落地,打通化橘红产业链品种改良、种植管理、加工销售等堵点。

为守护“化州橘红”品牌,化州市人大常委会配合起草《茂名市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2024年5月施行),并监督相关部门用方言制解读视频、印宣传手册;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携橘红鲜果、土壤样本进京,推动其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如今,化橘红开发茶饮、保健品等100多种衍生品,鲜果加工后价值翻10倍,全产业链带动35万人增收,年产值破115亿元,成为“富民产业”。

在水产养殖领域,针对罗非鱼养殖“小散弱、抗风险差”,人大代表深入池塘调研,摸清“单打独斗”痛点,监督推动化州市农业农村局出台规模化扶持政策,引导养殖户抱团建成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实现“小散经营”向“连片规模化”跨越。同时,推动本地水产企业延伸产业链,用鱼鳞、鱼皮研发明胶和胶原蛋白,让化州成为全球最大鱼明胶生产基地,撑起农户“钱袋子”。

一线督推进,监督赋能制造业集群“快成长”

制造业是县域经济“压舱石”。化州市人大常委会以“一线督推进”推动制造业向集群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围绕茂名临空经济区建设,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带着“产业如何集聚”“项目如何落地”问题深入园区:一方面组织代表开展“看项目、促发展”专题视察,监督“产业规划一张图”落地,推动现代农产品加工、生物健康等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另一方面创新“代表包联”机制,每位代表定向包联广沣水产食品加工厂等重点项目,全程跟踪土地平整、规划审批、厂房建设、投产准备等环节,协调解决用地、用电、用工问题,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同时,监督建立市级招商项目库,引进超千万元项目中制造业占比过半,注入“工业动能”。

为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数字赋能·代表同行”专项活动,代表们走进企业车间,解读数字化转型政策、对接服务资源。在监督推动下,广东深融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升级化橘红智能分拣线、昌华海利科技有限公司上线MES生产管理系统,该市35家拟数字化改造企业中,23家与服务商达成合作,转型“按下快进键”。此外,代表们推动环球水产公司与联通公司合作建设预制菜智慧生产项目,建成环境监测、质量追溯等系统,实现“田间捕捞—车间加工—餐桌消费”全链条智能化管控,兼顾“安全”与“高效”。

一线察痛点,监督点燃服务业融合“新引擎”

服务业是产业与民生的“纽带”。化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沉到物流枢纽、文旅现场,以“靶向监督”破解堵点,激活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融合动能。在中通快递粤西(化州)智能科技电商产业园,代表们针对“分拣效率低、服务范围窄”调研,督促园区优化布局、升级设备,推动12条全自动分拣线运转。如今,产业园日均处理快递120万件,辐射粤西200万人口,成为区域物流“神经中枢”,既便利群众,又助力化橘红、罗非鱼外运。

结合企业外贸需求,代表们聚焦茂名化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通过定期视察、开座谈会跟踪进度,协调解决配套不完善、审批繁琐等问题,预计项目年内可竣工。该中心将为化橘红深加工产品、罗非鱼预制菜等提供保税仓储、出口退税“一站式”服务,助力特产“出海”。

在文旅领域,化州市人大常委会推出“代表+文旅”监督模式:推动化州牛杂城、耕山小寨建成运营,民主路步行街升级、杨梅镇梅江里商业街开业;监督支持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乡村篮球“村BA”、“礞石啤酒嘉年华”等活动。此举既带动消费升级,又让橘红产品借文旅场景推广、罗非鱼预制菜靠夜市打开销路,实现“产业得发展、群众得实惠”。

一线强督办,监督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化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一线强督办”,推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营商环境等“根基工程”落地。电力方面,开展“电力护航产业发展”专项监督,组织代表深入橘红产业园、罗非鱼养殖基地,检查供电设施、听取用电诉求,督促供电部门解决用电紧张、线路老化问题。截至2024年,该市完成电网投资约6.31亿元,新建、改造变电站、输电线路等,保障产业核心区用电稳定。

交通方面,将国道G207改线工程、沈海高速机场北互通连接线(吴川段)列为监督重点,代表们深入施工一线,监督征地拆迁、进度与质量,协调解决难点,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为农产品外运、工业流通、招商引资搭建“畅通通道”。

营商环境方面,重点监督“企业服务官”制度落实,实现该市企业全覆盖,让企业“办事不用跑、难题有人帮”;推动税务部门优化流程,实现税项“同城通办”“省内通办”,减少企业成本;推动政务数据“破壁共享”,上线787类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为智慧城市、产业AI应用提供“数据燃料”。

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以“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百姓”的作风,将“一线工作法”贯穿产业监督全程。如今,化州特色农业根基更稳、制造业集群更优、服务业活力更足,“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县域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郁文 通讯员 曾楷瑞 梁宇飞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