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今年以来,化州市新安镇新塘村针对群众参与度低、获得感不强、建管护成本高等难题,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大胆创新机制,充分激活村民主体作用,推动乡村治理从“干部干、群众看”向“大家一起干”、从“政府主导”向“村民做主”根本转变,成功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受益”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一年翻番,2025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
制度赋能,村民从“旁观者”变身“建设者”。新塘村将群众参与深度嵌入建、管、护全流程,通过“制度共商、建设共担、成果共守”三大举措,让村民真正“出点子、出力干、共同护”。依托村民会议和代表会议,村民直接参与村级事务决策,制定包括“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积分超市”兑换规则在内的“五项共建机制”。根据《乡村建设奖补工作方案》,村民通过筹工筹劳完成村道硬化900米、安装路灯近200盏。在长效管护方面,推行“网格员+村民”联合巡查机制,累计清理卫生死角336处,拆除乱搭乱建54处,形成建管护一体的良性循环。这些做法不仅激发了村民主动性,也为该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
精准受益,村民从“普惠对象”成为“共享主角”。新塘村突破传统普惠模式,聚焦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发展成果。创新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完成退桉种果2630亩,覆盖800多户农户,帮助村民获得租金与分红双重收益。公共服务方面,扩建党群服务中心,建起长者饭堂和村史馆,进一步凝聚文化认同。在绿美生态建设中,动员群众参与植树650人次,打造“四小园”156个,村容村貌显著提升。通过“新农人之家”平台整合资源,支持14家企业和2000亩托管服务,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这一系列举措切实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展现出乡村振兴的真实红利。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霞 通讯员 董茗彦
编辑:李仁娟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