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新闻

“土特产”迈向“名品牌”

“茂名荔枝”“高州龙眼”“高州荔枝”入选2025中国果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300强

茂名网讯 近日,2025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暨陕西(延安)果业品牌发展成就展在陕西省延安市召开,由茂名市农业农村局、茂名市水果产业发展中心推荐的“茂名荔枝”“高州龙眼”“高州荔枝”成功入选2025中国果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300强,分别位列第24、89、112名,品牌声誉分别为838.87、822.61、819.27。

自2015年举办第一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大会专注于讲好中国果业品牌故事,宣传推介优秀果品品牌和品牌企业,引导消费者购买,以品牌为引领,推动果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由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陕西省果业中心、延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在品牌盛典环节中,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联合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了2025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和2025果品品牌声誉评价结果,全方位展示当前我国果品行业品牌建设发展成效。据统计,全国已正式注册商标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下简称中国地标品牌),共计4700个,其中果品地标品牌共计有1148个,“茂名荔枝”“高州龙眼”“高州荔枝”入选2025中国果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300强,分别位列第24、89、112名,品牌声誉分别为838.87、822.61、819.27。

特色农业品牌化战略成果丰硕

“茂名荔枝”“高州龙眼”“高州荔枝”入选2025中国果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前300强,并分别位列第24、89、112名,这不仅是对这些品牌自身建设的肯定,更是茂名地区特色农业品牌化战略成效的集中体现,标志着它们已成功跻身全国果品品牌第一梯队,从“土特产”迈向“名品牌”的新发展阶段。

品牌声誉是消费者和相关利益者对品牌整体评价的综合体现,是品牌赢得市场的核心要素。此次评估涵盖了全国1148个果品地理标志品牌,竞争激烈。茂名地区的三个品牌能全部跻身前300强,尤其是“茂名荔枝”冲进前30强,这表明“茂名荔枝”“高州龙眼”“高州荔枝”品牌综合实力获得认可,高位排名表明了这些品牌在产品质量、市场口碑、消费者信任度、文化内涵及社会责任等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品牌感知力、品牌感召力、品牌能见率、认知行动率、好感评价率和消费体验评价率等关键指标上也颇具竞争力。同时,“茂名荔枝”“高州龙眼”“高州荔枝”的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良好的品牌声誉能直接促进销售。最为直观的“茂名荔枝”在品牌建设推动下,不仅鲜果销售收入从2019年的51.29亿元增长至88.5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更是高达120亿元,实现了“量价齐升”。

茂名佳果品牌的崛起之路

“茂名荔枝”等品牌的成功并非偶然,是多年系统性品牌建设的结果。茂名市自2019年启动“品牌强荔”行动,成立了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了发展思路,并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参与”的联动机制。通过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品牌使用管理办法、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为品牌化提供了坚实基础。茂名制定了21项地方及行业标准,推动种植、加工、流通全链条标准化。通过技术培训、品种改良、建设田头冷链等措施提升品质,并建立溯源体系强化质量监管。在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延伸上,茂名相关企业引入智能分选设备、低温压差预冷技术锁鲜,发展荔枝加工产业,培育精深加工产品30余个,年加工鲜果能力突破5万吨,让“一季鲜”变“四季香”。在市场开拓与文化赋能方面,茂名市政府积极搭建营销平台,依托“12221”市场体系,举办荔枝产业大会,开展电商营销,并利用“520我爱荔”文化IP推动农旅融合。近年来,茂名荔枝出口量值显著,出口至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茂名荔枝”“高州龙眼”“高州荔枝”在2025中国果品品牌声誉评价中的优异表现,是茂名农业品牌化战略的丰硕成果。凭借过硬的品质、创新的科技应用、有效的市场运作和深厚的文化赋能,“茂名荔枝”“高州龙眼”“高州荔枝”成功实现了从“地方特产”到“国家名品”乃至“世界名品”的跨越,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茂名将继续坚定走品牌化道路,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这些茂名佳果的品牌故事必将更加精彩,进一步香飘世界。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邓晖晖 通讯员 许红

编辑:刘敬源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